日前,中山醫院為一位乙狀結腸癌合並肺轉移的患者實施手術,應用胸腔鏡切除肺轉移竈同時聯合達芬奇機器人進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完成國際首例腸癌肺轉移微創同步切除手術。3月1日,患者於術後一周順利康復出院。
此次手術在普外科秦新裕主任、胸外科王群主任的指導下,以及麻醉科周荻主治醫師的配合下🔋,由普外科許劍民教授、韋燁副主任醫師和胸外科丁建勇副主任醫師強強聯手,耗時3小時,比開放性手術節省了近一半時間🤫。患者術後第一天就能下地走動🤽🏼,第三天即拔除胸腔閉式引流管。能夠用微創方法同時完成兩個高難度的手術,對患者而言👱🏼♀️🌙,既達到治療效果又減少了創傷應激反應🫴🏼,加快了術後恢復🎪。目前國際上未見將達芬奇機器人聯合胸腔鏡手術應用於同步結直腸癌及肺轉移竈手術的報道🛑,國內腹腔鏡手術同步切除的報道也罕見👭🏼。如今隨著第一例手術的順利完成勢必帶動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
據悉🐆🏊♀️,結直腸癌(CRC)發病率在我國逐年升高⛹🏿♀️,但我國CRC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32%🧑🏽🈷️,遠低於歐美國家🕵🏿♂️,肝🪢、肺轉移是其生存期短的主要原因。中山醫院普外科秦新裕教授和許劍民教授領銜的團隊從手術創新治療、規範化綜合治療及預防肝、肺轉移等多方面開展系列研究,歷經10年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中山醫院CRC和結直腸癌肝、肺轉移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47%,已達到歐洲標準,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教育部一等獎👮🏿♀️。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山醫院就開展了結直腸肝、肺轉移的外科手術治療,累計手術例數居全國之首,手術並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明顯低於國內外平均水平⛑️,術後5年生存率達國際先進水平。此次🫱🏼,對於可切除的結直腸癌肺轉移,中山醫院利用普外科和胸外科在國內的優勢地位,大膽采取了一次手術同時切除結直腸癌原發竈與肺轉移竈🧝🏼♀️,避免了患者遭受二次手術打擊和等待手術所導致的心理恐懼,同時減少了因僅切除原發竈後肺轉移竈迅速增大的風險💬。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很多原先的開腹手術逐漸被各種微創手術所代替🤟🏻,其中包括了腸癌與肝🫨、肺手術🐋。腹腔鏡是眾所周知的一種微創的方法,在腸癌中應用逐漸廣泛。而近年來隨著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推廣,逐漸被認為這是繼腹腔鏡手術後又一重大突破,達到更加微創的效果並且完全三維立體空間顯示,完全模擬人的手在腹腔內操作靈活😧,能夠完成腹腔鏡無法完成的手術。截至目前,中山醫院結直腸癌專業組已開展150余例達芬奇機器人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效果良好👢,患者恢復較一般開腹手術明顯迅速,能提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