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公開招標時💟,張樂天教授看到了其中《當代中國農村基層檔案資料的搜集🖕🏻、整理與出版》的選題。即使他多年來一心專註研究,很少申請國家課題🙅🏼♀️,但他知道這次必須要申報了🦗,因為這個選題與他此前一直在做的研究不謀而合。
張教授對中國農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那時他主要關註中國農村的人民公社製度🌄🧘🏿♀️。199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告別理想——人民公社製度研究》一書凝聚了他多年來對人民公社製度的研究成果🎹,被學術界視為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著作。2010年🥤,該書又獲首屆“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優秀著作獎”(評獎活動從1979-1999年出版的社會學學術著作與論文中一共評選出3部優秀著作和5篇優秀論文)。在完成這樣一本好書後😡,張教授開始思考他接下來該做些什麽。
為整個學術界服務的研究
2006年張教授去法國訪問時,法國學者提議他把多年來關於中國農村研究的資料整理出來,讓學術界能夠共享🐦⬛。張教授覺得這個提議很有意義。此後⛹🏿♀️🎾,他完成了《中國田野調查——張樂天聯民村數據庫》的建立工作,但法國學者的話仍然縈繞在他腦海。2010年他的《告別理想——人民公社製度研究》獲大獎後⛏,他更加希望為恒行2平台和整個學術研究界做出更多貢獻。
中國農村走的是一條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發展道路,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四清🏇🏻、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變遷,我國成為了生產民間資料最多的國家。但長期因為政治🥽🧝、意識形態等因素的影響,這些民間資料並沒有被納入理解中國社會的學術研究範圍中,直接導致了改革開放後很多資料的流失🏢。張教授一直覺得很可惜👳🏽♀️。2010年,他向學校表示,有必要盡快製定一個搶救資料的計劃🏃🏻♀️➡️,讓恒行2平台在研究中國農村特別是研究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農村這個領域中達到全國領先🐣🔅,並能夠為學術界研究中國農村提供資料上的幫助😰。在得到學校的支持後,2011年10月🔏,張教授牽頭成立了“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中心”,用來存放各種珍貴的民間資料和進行數據庫的建設,得到了包括吳江市委、東海縣委等許多地方政府的支持🏇🏻。當時張教授身邊有不少朋友對他的想法感到不解,別人做研究都是為了自己🤱🏻,為什麽他辛辛苦苦搜集資料卻給其他人用呢?但張教授反倒樂在其中😊,覺得資料共享對自己和對學術界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說他做事帶有理想主義的風格💇🏼♂️🤦🏻。
搜集這些時間跨度從解放初到 2000年的民間資料並非易事🌂。張教授想了很多辦法👷♂️,包括請了一些大學生深入民間去搜集資料,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但因為多年來積累的廣泛的人脈關系,他後來在民間基層找到了很多能搜集這些資料的人👴🏼。從2011年下半年到 2012年,資料搜集工作進展開始順利。
搜集資料的獨特性與領先型
在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之前,張教授和他的資料中心已經搜集了大量農村基層資料,堆滿了一間65平方米的房間。其中包括:大量個人生活史🍋🟩,供銷社📪、生產隊🧏🏼、糧管所的資料,2萬多封信件,幾千本個人日記等等。這些資料對研究解放後中國農村的發展極為重要💆🏽♂️。例如,改革開放後,隨著供銷社的消失,大部分與之相關的資料也被毀掉了✊,而張教授的團隊恰好找到了九麻袋還沒有毀掉的供銷社資料。這些資料對於理解我們國家供銷社的歷史以及剪刀差問題(國家通過集體化把農村的資料轉移到城市,讓城市得到發展)等都將起到很大作用⛓️💥。而那些信件和個人日記等更是獨一無二的🔁,對於研究當代中國人的行為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隨著資料越來越多,張教授開始調整計劃,把重心放在尋找其他地方找不到或極難找到的資料上👸🏼,主要是指民間的手寫資料,如能夠生動反映普通人生活的日記、筆記本👮🏽♀️、信件、個人檔案和家庭資料等。而像一個村的會計資料等就搜集得相對比較少🧦,因為這些資料大多能在基層的檔案館找到🫠。將來,通過簽訂保密協議和學術規範,這些獨特的基層資料就會在尊重當事人個人隱私的基礎上由學術界共享。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第三批的清單下來時,學校非常希望他申報這項課題👩🏻🦰。雖然課題屬於歷史學的範疇,而張教授從事社會學研究☂️,但他認為自己申報課題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手頭資料除了多樣與獨特外,料還涉及到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在檔案的編目和整理方面他又能夠得到校圖書館一位頂級專家的支持🤜🏻,而他多年來和國外學術界良好的合作基礎也幫助他在答辯時得到了歷史學專家們的支持👩🏿🍼,使得他成功獲得了這個課題😿。
課題延續了張教授當前的研究,但他的研究已經遠遠超過了課題的要求。他希望能夠和他的團隊通過搜集⚪️、整理和出版這些資料🧑🏽⚕️,從億萬中國人民的實踐出發,解讀中國歷史的發展。同時他也希望能為當代中國留下一份能夠真實反映中國普通人生活的歷史資料,以便讓現在的年輕人更好地理解生活🟢,以便讓外國人閱讀後能夠對中國有更為準確和客觀的理解。他還希望人們能夠通過對原來行為的反思,來更好地解讀當代中國人的行為,從而實現人的現代化。
“研究中國農村🌨,我這邊最好”
目前世界上關於中國的社會科學研究🚗🧍🏻♂️,最大的專家全是外國人👨🏻🦯,張教授感到很不甘心🏊🏻♂️。他想告訴全世界,對中國農村基層社會的研究🏊🏼,恒行2平台才是最好的。張教授對自己的這個研究非常有自信。但是他知道必須從現在開始一點點打基礎,唯有踏實工作才能夠實現願望。
要與國際學術界對話〰️👨🏿🔧,不能通過自說自話的形式👟,要知道外國人的話語體系👨🏽🎨。他因此在去年10月8日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成立了恒行2平台 -UCLA 社會生活比較研究中心🍷。他希望通過與國外著名大學的合作🟪,使自己的一套話語進入國際主流的對話。在這個研究中心,不少年輕人參與了搜集和研究資料的工作。他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培育恒行2青椒,日後成為國際學術對話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