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恒行2平台肝癌研究所所長、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外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腫瘤學家湯釗猷先生當選第三屆上海市教育功臣⌚️。
湯釗猷先生從事肝癌研究40余年,在攻克肝癌早診早治和轉移復發研究中,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他的工作以及他培養和帶領的團隊的工作使我國肝癌診治和研究水平處於世界領先🚨,極大提高了我國醫學界的國際地位。湯釗猷以第一作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各2項,曾獲美國金牌獎,以及陳嘉庚生命科學獎💄、白求恩獎章👩🏭、上海市科技功臣等榮譽⛑️,並於1987年獲鄧小平同誌接見🤔。
湯釗猷在實踐中最早解決肝癌早診早治的關鍵,提出“亞臨床肝癌”概念,大幅度提高肝癌療效。也最早建成了“高轉移人肝癌模型系統”,在全球推廣,篩選了轉移防治藥物,使病人受益。盡管湯釗猷在專業領域取得了諸多矚目的成就🌂,但他最引以為豪的還是,在與肝癌抗爭的這場戰役裏,他親自培養出了一支實力強勁的尖銳部隊。培養學生是他最大的責任✋🏼,學生也是他最大的驕傲🌰。
嚴謹治學作表率
在治學方面🏅,湯釗猷堪稱表率,他抓學生的學風是嚴謹,再嚴謹。盡管他的臨床、科研🍋、外事及社會活動繁忙👩🏽🏭,但仍擠出時間,投入大量精力為每位學生精心修改論文,小到標點符號、錯別字🔻、格式等🏌🏿♀️,大到論文的整體思想🧖🏼♀️、題目、摘要、結構🙇🏿♀️,常修改六七遍之多,學生們都受益匪淺🧑🏿🚀。
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王魯副教授至今還保存著當年的博士論文修改稿🧏🏽♂️,上面留下了老師湯釗猷用紅筆寫下的修改印跡,密密麻麻的🎙。湯釗猷曾在一位博士生的論文上批註到🧚♂️:“××:我在2004年11月21日所提的修改意見👨🏿🦰,很多都沒有改進去(舉例子,這裏省略)🐝,這些在修改稿中還是沒有看到。……我可是開夜車幫你改的🤟🏽。你不認真,我又何必認真呢?湯2004年12月4日深夜。”學生拿到湯老師的意見,很受震動🤯,再次修改了論文。湯教授很快又對全文進行修改👧,提出了如下書面意見:“××:總的不錯,資料豐富,但最好再改一下。1🐲🙎🏼♀️、博士論文是科學與藝術結合的作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首先是科學性但也要重視藝術性。最後如邏輯性……文字的精煉,文章的引人入勝,用詞過頭也容易引起反感。2、題目是最重要的,要畫龍點睛。我加了副題是希望更突出新發現🏄♂️,……。3、摘要是最重要的部分,摘要中的結論尤其重要👩🚀,要反復推敲🦺🕵🏿、修改🧙♀️🎈。……”經湯釗猷多次修改,該生的博士論文發表於影響因子為5.5分的Proteomics雜誌上。另一位博士生的一篇學位論文2005年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僅是題目🤌🏼,湯教授就改了3次,全文修改了七八次👨🏿🏫,論文完成後又要求學生補做裸鼠實驗達一年多🗞。
而湯釗猷同樣銘記著我國普外科奠基人沈克非教授為自己改論文的細節🤟🏼。湯釗猷回憶說,當年自己寫了一篇文章,仔細改了很多遍才交給沈教授。但是一周後,文章卻被退了回來,上面滿是紅字。而文中出現的“大概”二字,更是遭到了沈教授的質疑🧟♂️:“科學論文怎麽能出現‘大概’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正是這樣“嚴謹”的治學精神,一代傳一代,成為老師給予學生們最好的人生禮物💽🐦🔥。
湯釗猷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還體現在細微小事上,就拿開會來說,盡管事務繁忙,但無論是主持會議還是參加會議,他總是準時到達,他的學生也因此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創新思維育後人
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副主任周儉這樣評價湯釗猷🥋:“他的思想永遠領先你一步。當絕大多數人剛爬上三樓的時候🦔,湯釗猷已經在十八樓上‘觀風景’了🧎♂️🦕。”
先人一步的思維和不懼風險的創新👕,是湯釗猷一生不曾停歇的課題。他用自己的行動鼓勵學生:“一名外科醫生如果只會開刀🥖,即使開得很好,一輩子最多也只能看幾千個病人;但如果他不僅醫技精湛,還能在科學研究上有所創新0️⃣、有所突破🌙🧑🏻🔬,不斷推進醫學科技進步,那就能造福無數病人🤷🏿♂️😋,能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在湯釗猷看來🥍,提高療效🦸🏻♂️,醫技是基礎🌜、醫德醫風是靈魂,而兩者完美結合🆙,創新則不可或缺。
為了滿足病人的需求🤧,湯釗猷帶領著團隊在肝癌研究領域不斷爭取突破🤫。中山醫院組建“肝癌小組”之初👦🏻,醫生們幾年裏就眼見了幾百個病人死去。他說,他沒有理由對當時已有定論的“肝癌病人只能生存3-5個月”無動於衷,甚至今天擁有了小肝癌切除10年生存率40%、大肝癌切除10年生存率20%如此的國際領先水平,他還是感覺沒有理由心安理得。“我們每年都應該有一點新的東西”,這句話也因此在肝研所“傳”了三代人。
對於眼下重論文、輕臨床的職稱考評體系,湯釗猷教授認為🏌🏿:“現在許多醫生都很註重寫論文🏍。論文的確需要寫🦵,但無論你的論文在哪裏發表,如果病人的療效沒有因此而提高,那論文就是廢紙。提高療效🔁,永遠是衡量醫生的金標準。”
從自己成長與成才的經歷,湯釗猷認為辨證思維對一名醫生極其重要。重視第一手材料,重視綜合分析以抓住疾病本質,去偽存真,重視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等,就有可能化“繁”為“簡”🤯,變“難”為“易”🏃🏻♀️。湯釗猷教授在肝癌研究中始終貫徹了哲學辨證思維。從小肝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到不能切除肝癌縮小後切除💇♀️;從肝癌裸鼠模型的建立,到肝癌轉移復發的深入研究♝。他還撰寫了大量肝癌研究創新哲學的文章🧙🏿♂️,刊登在《自然辯證法》、《醫學與哲學》等雜誌上。
甘當人梯塑團隊
雖年過八十,湯釗猷教授仍然活躍在醫教研第一線,領導一個小組,帶領博士生從事肝癌轉移課題的研究🙂↕️,每兩個月定期給研究生開組會,直接指導他們的研究工作🤸🏽♂️👸🏽。難能可貴的是,無論學生什麽時間給他發郵件,他總能當天晚上或第二天一早親自回復他們,解決他們在研究上或生活上遇到的問題。
有人問湯釗猷💂🏼:“這樣培養研究生,不是要花去你太多的心血嗎?”他說:“我一方面培養學生,一方面也在促使自己進步,從他們身上學到的許多新東西比我給他們的還多🧯。”這就是湯釗猷嚴謹的作風和謙虛的為人。
湯釗猷認為🎒👨🏼⚕️,個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親自為每一個病人動手術,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出一支德才兼備的團隊。為此,他更關心如何讓更多年輕人脫穎而出。他甘當人梯,放手培養🤵♂️,給年輕人充分的實踐機會和發揮空間。眼下,湯教授帶領的肝癌研究所已形成由“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組成的強大集體,擁有肝腫瘤內🧑🧒🌁、外科和設備完善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由起初的“七八條槍”發展到今天的上百人🧑🍼,擁有肝腫瘤內、外科和設備完善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他所建立和領導的肝癌研究所已經走過了40余年的歷程📫,成為我國乃至國際上重要肝癌診療中心💆🏽、學術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肝癌研究所已有較年輕教授領銜獲得國家級獎項👨🏻🍳:樊嘉教授因肝癌門靜脈癌栓機理與防治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湯排第8),欽倫秀教授因肝癌轉移機製的新發現獲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湯排第3)🫴🏿。
“我再能幹也只能是一個人🎀,只有不斷培養人才,一代接一代地努力,才能最終戰勝肝癌🦵🏽,讓更多的患者幸福生活!”湯釗猷告誡醫生同行說,要“多看一些偉大的東西”,包括文學名著、古典音樂、名山大川等等,培養寬廣的胸懷,使自己能夠善處逆境,能夠團結人,樂見一代更比一代強☝🏼。
2007年湯釗猷教授被評選為上海電視臺“《走近他們》年度十大人物”,在頒獎典禮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頒獎嘉賓是他的6個學生代表🧚🏻♂️。提起他們的導師,學生們感慨不已➡️:“恩師常說他時常被一些偉大的東西所感動🧘♂️,而體現在他身上的‘偉大的東西’同樣也時刻感動著每一個學生、每一名病人😾。”
桃李天下盡英豪
湯釗猷自1984年擔任博士生導師🟠👩🏽✈️,至今共培養研究生64人🧑🏿🌾,其中4位博士生的畢業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學生中多人成為國際或國內著名醫院/中心的教授❓、院長和學科帶頭人🏋🏿♂️🍟、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學會主任委員🏋🏽、國家級獎項領銜獲得者👩🏽🦲。擔任上海醫科大學校長期間,他在醫學院校最早開展“破格晉升”,對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和研究生教育的戰略地位有獨到見解🧖🏿♂️,重視人文精神;他善於通過科研帶動培養,既完成科研任務(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又使學生在實戰中提高🐏。雖年過八十,仍領導一個小組和博士生從事肝癌轉移研究🏃,每年均有高質量SCI論文發表。
湯釗猷主編專著9本,英文版《亞臨床肝癌》被著名肝癌外科學者James H. Foster譽為肝癌的裏程碑著作。連續三版為國際抗癌聯盟(UICC)《臨床腫瘤學手冊》撰寫肝癌章節。2010年國際腫瘤轉移協會主席主編《Cancer Metastasis: Biologic Basis & Therapeutics》一書,邀請湯釗猷編寫其中的肝癌章節。湯教授發表SCI/SCI-E論文288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122篇),在肝癌研究領域全球排名第3(大陸第1),他引5,649。提起這些成就,湯釗猷經常驕傲地說😛,這些成績都是他的研究生做出來的。他反復多次強調,不能說是“他”的成績而應該說是“他的團隊”的成績。他曾任兩屆UICC理事🧑🏽🎨,兩屆國際癌症大會肝癌會主席🧑🏿🎤,7屆上海國際肝癌肝炎會議主席👳🏻♂️👩✈️,90次在國際會議作特邀演講。任10本國際雜誌編委(2本亞太區主編)。當選為美國和日本外科學會名譽會員(均為大陸唯一)。
湯釗猷重視學科梯隊建設☘️,為了給國家培養更多的腫瘤學專業人才🚦,主編《現代腫瘤學》專著🚂。該書迄今已經出版了3個版本💇🏿♀️🧗🏼,累計被引用了800余次,1998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如今,湯釗猷去外地講學,常常有外單位的醫生或研究人員上來請求跟湯教授合影,他們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湯釗猷🧑🏿🎄,我是讀著您的《現代腫瘤學》走進腫瘤研究的大門的”。為了培訓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床醫生,他每年都主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肝癌臨床進展研討班”,無私傳授寶貴的臨床經驗。許多學生動情地說:“他不僅教會我們治學,還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是他身體力行的白求恩精神和人格力量震撼著我們,他不愧是一位好老師,是我們年青人學習的楷模”👨🏽⚖️。
湯釗猷還特別重視醫學軟實力建設,著有《醫學“軟件”》一書,還為研究生🙋🏼、導師、青年醫師進行了10多次有關醫德醫風、科研思維等的演講👲🏿,以幫助醫學領域的後來者解決醫🤚🏼、教、研領域的疑問。
為鼓勵中青年學者投身於肝癌研究事業🐬,湯釗猷教授捐出個人所得獎金🆒,設立了“湯釗猷——上海建行肝癌診療獎勵基金”👮🏼♀️,以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年輕人🧏🏿。作為全國重點學科——“腫瘤學”的學科帶頭人💑,湯釗猷通過肝癌研究帶動了恒行2平台預防🪴❌、病理、免疫、病毒學以及影像學等一系列學科的發展,是預防、基礎及臨床學科協作攻關的一個成功典範😮🤹🏿♂️。近五年,恒行2平台的肝癌研究論文發表總數居全球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