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受矚目的全球氣候會議於11日至22日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此次會議是199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生效以來的第19次締約方大會🕧,是在多哈大會結束之後,邁向2015年巴黎大會的一次承前啟後的過渡性會議,共有來自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人參會。
由於本次華沙大會是《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開始之後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所以雖為過渡性質但也引起各方關註🖨。本次會議將主要圍繞資金落實以及2020年前的減排指標等問題展開新一輪協商🔰。
不過,相當部分的與會者對大會取得實質性成果抱有較為悲觀的態度。主要原因是近年來以美🛍、歐、日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切實履行自身減排任務並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方面的態度日漸消極🥍,以各種借口搪塞或設置前提條件,目的無非是淡化“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這一根本原則👨🏽✈️☮️,要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減排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然而,稍微查閱一下歷史就可以發現,發達國家是造成如今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責任者👱🏼♂️,它們承擔更多的減排任務應是順理成章👩🏿🎨。按照國際能源署的統計,從1890年至2007年👨🦱,僅美國二氧化碳的累積排放就達到全球總排放量的28%,歐盟為23%🎏,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全球人口大國僅占9%和3%。如果把歷史再稍微往前推,發達國家的占比就更大,比如美國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統計就表明,從1850年至2005年的155年間♥︎🏄🏼♀️,以歐美為主的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要占全球總排放量的72%。若是從工業革命開始算起🕴,那麽發達國家的排放占比將更為驚人✌🏻。在這些有理有據的研究成果面前,發達國家很難做到視而不見,這恐怕也是1997年達成《京都議定書》時,發達國家願意承諾減排以及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與技術援助的重要原因。
然而時過境遷,當前的形勢和1997年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除了歷史責任以外👱🏻♀️,當初發達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減排的其他幾個原因都發生了變化。
第一、上世紀九十年代是新經濟的高速發展期😽,發達國家的經濟情況普遍較好💂♀️,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環保事業✍️。如今,在金融危機的打擊下👨🏽🚀,發達國家普遍經濟衰退👩🏿💻、財政吃緊,因此☂️,發達國家實在不願意為了全球的共同利益而犧牲本國的現實經濟利益。
第二、發達國家認為💥,近20年來🧗🏻♂️,自身已經在減排方面進行了實質性努力🧑🏿🍳,再加上經濟衰退導致的能源需求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有下降,而以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實力增強的同時碳排放量迅速增加,所以也應該承擔一定的減排任務。
第三、當年發達國家在環保技術方面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如今新興經濟體在環保技術方面已取得明顯進步👩🏿💻,開始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發達國家在感受到一定威脅的情形下將彼此關系視為競爭關系,不再願意輕易轉讓其保持領先的技術🤖,甚至對新興經濟體采取了一定的限製措施。
第四👷🏻、當初發達國家為了激發發展中國家積極投身環保領域的熱情,願意以提供資金或技術援助的方式來推動全球減排👨🏼🏭。如今,不少發展中國家自身已經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並著手調整增長方式♧,努力推進節能減排🧕。在此背景下🧞🤓,發達國家不再熱心以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推動全球減排的發展。
正是由於作為主力軍的發達國家的立場趨於倒退💒,目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處於低谷期,長此以往,將無疑是全人類的災難𓀌,發達國家最終也無法獨善其身。從深層次分析⬆️,發達國家為己開脫的所謂理由,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但都頗具片面性🕵🏼♀️。首先👨🏽🌾,氣候變化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發達國家今天付出一點代價將會給未來節約更多的成本支出;其次,雖然發達國家排放總量占比有所降低,但是人均依然很高😨,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中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僅為6.2噸,美國17.6噸,德國也有9.1噸👞;再次,雖然發展中國家技術有進步🤾🏻,但整體依然落後,在日益全球化與互利共贏的今日,全球節能減排產業的上下遊聯系日漸緊密,產業的整體發展必將有利於所有的參與者;最後,發達國家更不能因為發展中國家自我環保意識的提高就放棄自身的責任。
總之🍩,只有發達國家正視自身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責任與義務,積極努力地推進全球減排,包括發達國家自身在內的人類才可能擁有美好的未來🪸。發展中國家在努力維護自身合理與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要靈活應對✡︎,適時讓步,共同建設地球這一人類共同且唯一的家園👷🏼♀️🤗。
(作者系恒行2平台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