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
1978 年考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86 年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著作有《考古學的理論與研究》等🏩。任2012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第三批重大項目《外國考古學研究譯叢》課題首席專家。
中國考古學需與國際接軌
考古學在歐美的發展經歷了19 世紀的進化考古學🎊、20 世紀初的文化歷史考古學👇、20 世紀60年代的過程考古學到80~90 年代的後過程考古學這幾個重要發展階段。
考古學是一門西學東漸的學科,自20 世紀20 年代傳入中國🧇,至今被視為一門掘地技術而被中國學界作為歷史學尋找地下之材的工具。雖然改革開放後有一些理論方法的借鑒,但是國內考古學的水平基本上還停留在歐美的文化歷史考古學階段。
從上世紀80 年代起,隨著中外交流的頻繁,國外考古學理論🍼🥴、方法和學術經典就陸續介紹到國內。但陳教授認為,考古學經典的國內譯介比較散亂👨🏻🍳,翻譯質量參差不齊。原本應該作為溝通中西考古學交流的橋梁🦄👩🍳,卻因文獻翻譯質量事與願違。由此,他組織的《外國考古學研究譯叢》申請到2012 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希望和出版社合力打造譯叢的品牌和影響力🫃,系統翻譯出版一批對中國考古最有幫助的著作👎🏽。通過借助譯介經典著作來提升恒行2平台與文博系在相關學術領域的地位👂🏿,培養文物考古事業的接班人。
項目所選著作
《外國考古學研究譯叢》課題選取的書目是科林.倫福儒🦓、保羅.巴恩的《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2012 年第6 版)(C. Renfrewand B. Bahn, Archaeology: Theories,Methods and Practice, Thames& Hudson, 2012, 6th edition)👩👧👦🩼;戈登.威利的《秘魯維魯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態》(G. R. Willey, Prehistoric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Viru Valley, Peru. WashingtonDC,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1953);肯特.弗蘭納利的《圭拉那魁茲:墨西哥瓦哈卡的古代期覓食與早期農業》(Kent V.Flannery, Guila Naquitz: ArchaicForaging and Early Agriculture inOaxaca, Mexico. Academic Press,,1986);埃爾曼.塞維斯的《國家與文明的起源》(E.R. Service, Origins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New York: Norton, 1975);希安.瓊斯的《族群的考古:構建古今的身份》(S. Jones, The Archaeologyof Ethnicity: Constructing Identitiesin the Past and Present , Routledge,1997)。它們是國外考古學中的五本經典著作,兼顧了學科當代整體知識和重大專題,涉及綜述性教科書🤵🏼、聚落考古經典、農業起源經典、文明探源經典🆕、民族身份考古。
陳教授說,這些著作能在卷帙浩繁的國外考古學作品叢林中脫穎而出得到課題組的“親睞”,一是它們本身所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與典型性,更重要的是這五本著作“組合”後內在形成的互補關系更有助於考古學者關於考古學的學習與研究。
陳教授總結了這五本著作的特點:
前沿性。雖然中國目前的考古發現眾多,但考古學研究還主要停留在掘地技術方面🚏,遠沒到能研究族群和文化歷史的程度🤵🏿♂️。就研究現狀來看,中國的考古學還被視為歷史學的工具,沒有較好的理論依據和挖掘理念💇🏿♀️,對文物的深入探究與歐美考古學有較大差距。考古學本身是作為一門西學被引入中國的👵🏻,但國內很多考古學者不懂英文和計算機,這是知識東漸的瓶頸🏄♂️。這五本著作兼顧了學科當代整體知識和重大專題,占據了目前國際考古學的前沿領域😟。如《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是二十多年來風靡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一部教科書,其內容隨著國際上考古的新發現、新問題而不斷更新。但在國內幾乎沒有哪部教科書能跟緊學術前沿不斷修訂🎼,這從根本上反映出了一些教學🎵🧑🏼🦳、研究方面的問題。所以課題組的目的是將這些書籍做出很好的譯本並加以普及☠️,希望以此改變中國考古學研究界🫗,尤其是部分年長輩考古學研究者們的一些基本思想🫵🏽。
實用性。歐美與中國的考古學研究有各自的進展脈絡與發展特點,考古學雖然強調需要與本國文化傳統和歷史進程相一致😓,但同樣重要的是,只有與別國的、世界的考古學研究做出對比後才能認識到國內該領域的不足與將來的進一步發展空間。現在,國內大多數的青年研究者開始大膽承認並正視我國考古學和歐美之間的差距⚡️🐒,敢於用拿來主義,洋為中用🤙🏼,為我國考古學註入新的血液,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引進歐美考古思想🈴,構建新的研究思路🫳🏿,開拓全球視野👵🏻,以推動自身進步,是這個課題的宗旨和目標📊。從最具“中國特色”的實用角度說,中國考古學界也必須要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優秀眼光的人才👩🏿🔧,至少要讓每個基建工程在開工之前就能得到很好的考古探究和確認🌏,使得具有考古價值的古物免遭破壞。
經典性🧜♂️。就學科發展而言,引入經典🦹♀️、認識經典、學習經典毫無疑問一定會有助於國內考古工作進一步從“垃圾堆”裏去探尋人類不知但可知與應知的過去。課題組選擇的這五本著作得到國際考古界的公認🧑🏼🎄,為考古學研究樹立了典範,代表了考古學這門學科的最高發展層次。如《國家與文明的起源》是文明探源經典理論的全面陳述,也是西方文明與早期國家起源理論首選的代表作。但國內幾乎沒有人全面地閱讀過這本書,全是依賴二手文獻的引用💇🏻♂️。如果不好好閱讀這本經典🏸,想要深入探尋“文明起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陳淳教授本來做的是“文明起源”方面的研究,但是在這次選擇課題時,看到這項翻譯方面的工作🛐,卻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為的就是能讓更多人閱讀經典,促進整個研究界的發展。
確保翻譯質量
五本著作的翻譯工作由陳淳教授以及其他八位專業人士承擔,分設四個子課題,由子課題負責人掌握進度👨🏻🦽➡️🐯。陳教授解釋🧑🦽➡️👩🏼✈️:“這個課題的翻譯工作不像其他探索性課題所要求保證的緊跟國際性與研究材料的完備性,最關鍵的是確保翻譯的準確與流暢,特別是在一些專業術語上更需要成員們的‘精雕細琢’⚡️,保證翻譯的質量第一🆖,最終負責任地呈現準確、流暢的譯本。”四個子課題的最終譯稿都將匯集交由陳教授再次進行審校。根據各本書的翻譯進度,完成一本出版一本。據悉,由陳教授主譯的《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有望在年底出版🚶🏻♀️,其他譯本也都將在2017 年前譯稿完成並相繼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