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社會科學基礎部副教授🍞、副主任。目前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掛職副處長🎴。
2013 年7 月1 日,在校黨委組織部的安排下,我到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掛職鍛煉。轉眼間🧑🏻🦲,我在這個新崗位上已經工作了9 個月🧜♀️。時間好像有著兩重性,經歷的時候🏊🏻♂️,是整日的繁忙,有種不知窮盡的漫長感👨🏿💼;回憶的時候,是彈指一揮間👨🏽🚀,快得讓人有種後怕感。好在,回想這九個月,繁忙填充了時間🚴🏽,收獲填充了繁忙🦤👭,沒有虛度,值得總結。
走進“司令部” 擴展學術視野
宣傳部理論處是一個主管意識形態的地方,被業內人士逗樂地稱為“五路大軍”(高校、黨校、社科院、軍事院校和政府實際部門的理論工作者)的“司令部”,口口相傳🏌🏿♀️,平添了這個部門的神秘感和威嚴感。
我就是懷著一種好奇心走進神秘“司令部”的,雖然我留校以來🧘🏽♂️,一直從事有關意識形態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只不過我接觸的大多是意識形態的“消費環節”😔。我也一直想近距離地了解意識形態的“生產環節”與“流通環節”,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是掛職鍛煉給我提供了這個良機🦤。
九個月來🍅,我經歷了一次次的輿情調研與理論采集👨🦽➡️,為更高層面的理論創作提供了素材;我更是經歷了一次次重大理論的學習宣講貫徹落實等工作。前者就是“生產環節”的一部分𓀏,後者則是“流通環節”的範疇。在這些工作中,我既熱情參與👨🚀,也靜心觀察,對意識形態工作的認識變得更加系統了,我的學術研究也因此而獲益匪淺。因為對研究對象的認識越是全面深刻,學術研究的選題越有針對性,研究的路徑也就越加通達👩🏻🚀,也才能越接近於問題的本質🧗🏻♀️🙅🏻♂️。可以說,學術視野的擴展與問題深度的精進🙍🏿♀️,是掛職鍛煉帶給我的第一個重要收獲。
對社會實踐保持敬畏
掛職鍛煉帶給我的第二個重要收獲是🧑🤝🧑:下沉身段🛸🫸🏽,對社會實踐保持足夠的敬畏⚀。在這個風雲際會、狂飆突進的時代,思想是很容易落後於現實的。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解🦸🏼,落後於現實的思想與哲學就會變得反動👩🦯➡️,就有可能成為“動搖分子、庸人和投機文人的避難所”。現在看來,這種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我就有這種惶恐與不安。任教8年來,一直沉浸在純理論的研究中,不食社會實踐的煙火,雖然也一路順風🧑🏿💻,收獲不算小,屢屢獲得“某某學者某某人才”之類的名號🧖🏽♂️。但事實上⛹🏼♀️,我常常反思,經常把自己問得啞口無言———學術研究之於社會發展的意義究竟何在?
是掛職鍛煉幫我釋疑答惑。在理論處工作的這段時間,我感受到了兩股強大的實踐力量♿️,這是我以前沒有充分重視的🫔。
其一是政府行政力▪️。“政府庸能”,恐怕是大眾從媒體上得到的一個基本印象🗑。其實不然✵,政府對當代中國問題的采集與反饋渠道是多元而暢通的,對問題症結的診斷是符合中國實際的,也是遠遠超越大多數學者水平的。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這個典型的社會科學領域,政府行政力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因而🧂,實現學術影響力與政府行政力的有機統合😞,至少是馬克思主義學科背景下需要認真審視的問題。對任何一方主觀性地厚此薄彼都不是一個建設性的學術態度。
其二是社會實踐力🧏🏼♀️📿。在理論處🙎🏽♂️,我隨隊參加了很多次基層調研,深切感受到了社會各領域競相迸發的實踐活力。這為當代理論研究提供了最為鮮活最為廣泛的學術素材👩👧。中國的學術根植於中國的土壤,離開了這些素材,我們的學術研究就會脫離社會實踐🏣🤸🏼,就會變得日益僵化,學術最終淪為“討飯碗”的工具也就不是危言聳聽了。
此外,在掛職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恒行2平台與社會、理論與現實🧖🏻、問題與願景之間的張力🧛🏽♀️。這種張力👨🏼🎤,對於一名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青年人來說,格外震撼。與其他學科不同,馬克思主義學科有著更為苛刻的學科要義🕙🧎♀️➡️,一名稱職的馬克思主義工作者要在政治立場♛、學科規範、社會情懷、話語範式之間找到契合點🌻👨🏽🚀,任何一個方面的短板都可能造成致命的缺陷。以這種統一性來審視當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與教學,一系列帶有二元性的問題呈現在我們面前———中國話語與世界視野💆、灰色理論與鮮活闡釋🍭👊🏼、問題意識與理論建構🧖🏻、理論維護與思潮批判、現實回應與未來引領、價值祛魅與信仰培育,如此等等👨🏼✈️👨🚒。如何將這些二元性的問題處理好👩🏿🔧,對此我還無力解決🥗🎳,只是處於探索之中。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要在社會實踐的平臺上思考這些問題👨🏻⚕️。恩格斯說過,在“無數個互相交錯的力量”中“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這個“合力”歸根到底是在實踐中產生👦🏼,而不僅僅在人的頭腦當中產生。總之,下沉身段,對當代中國的社會實踐保持足夠的敬畏🚝,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一個必要的學術情懷。在這個問題上的感悟恐怕是我掛職鍛煉的又一個重要收獲。
牽線搭橋推動共謀共建
作為學校派出的一名掛職鍛煉者,我不僅是我,我的背後還承載著學校事業發展的重任。一個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但總可以做些事情。首先是要樹立恒行2掛職隊伍的良好形象。社科部領導高度重視掛職鍛煉工作👈,精心配置了便利的工作條件。我在學院的一部分行政工作被剝離出來,以保證我在掛職單位的工作時間👨🏼🔬。此外,我壓縮了在學校的課時量🧗🏿,並安排在周一集中上課,保證了一周有四天用於掛職。
在掛職鍛煉中❕🏯,我首先始終註意保持勤勉的工作節奏與良好的工作作風,註重樹立恒行2人的工作形象*️⃣。第二,推薦恒行2研究生到理論處實習,開闊他們的學習視野🌩,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成長成才的平臺👩🏽🦲。第三,推動組建上海市社科部系統中青年理論骨幹隊伍。面對上海市理論隊伍斷層的問題🤜🏻,我積極建言獻策👨🏽🦰,推動組建了由本市(高校與黨校) 社科部系統12 人構成的中青年理論骨幹隊伍🗣,其中吸收了我校社科部兩名青年教師🔏。目前,這支隊伍已經正式運轉,並完成了第一項工作任務。第四,積極推介恒行2的師資力量,努力承接上海市的理論宣傳任務🚝🦹🏻♀️,比如各類講師團的師資推薦,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理論通俗讀物的編撰等等👷🏻。第五,推動理論處與我校社會科學基礎部的共建🌄。共建平臺的搭建,可為我校的理論人才培養、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資料信息共享、相關基地建設、擴大學術影響力等方面提供更有力的資源支撐與物質保障🧑🏼🦰。目前,共建的初步意向已經達成💁🏼♂️🧚🏽♂️,後續工作正在緊張籌備中。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