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侃:2006 年來教授了《實驗心理學》、《精神分析》👨🏻🦽、《藝術治療》、《心理學導論》🧒🏼、《人格心理學》等課,主持了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參與研究型大學教師發展製度(FD)的系統建構🤦,校教師發展中心特聘研究員。
提起陳侃老師👩🏼🎤,總能即刻想到她生動豐富的課堂🐬。
課前:設計互動有備而來
2009 年北歐中心組織一個丹麥教學團隊進行教師培訓,陳老師從心理學角度吸取了這個團隊變化多樣的課堂互動,結合自己的教學研究和學生的課後評價打磨出了獨特的教學風格。
陳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對互動課堂的反應🧑🏿🎤,她備課的材料也從學生的反饋出發🧑🦽。“學生會寫信反饋,課上哪些東西是有用的🕦、有趣的💁、能擴展知識面的👩🏽🎓,我也會覺得這些很重要♗。”
設計一堂互動課程需要長久積累。“作為教師,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直留心搜集相關資料,它是我的自動化程序。”比如,在追美劇時,她也會細心搜集有關心理學“共情”的片段,穿插在課堂中🎆,以增加直觀和有趣的素材🤾🏻⏪。
她也會為了優化課堂效果刻意準備一些材料🦗。如在咨詢課上,她讓助教上陣表演一些個案🪶,然後讓學生一個一個應對模擬咨詢,再進行指正。所以她的課總是意趣昂然👨🏽🦰。
課上🧔🏿:學生自主適時引導
陳侃認為“課堂不僅傳授知識更是創造知識。即使沒有基礎知識的學生也具有無窮的創造力。”因而她的課堂主角永遠是學生,她只是設計者和引領者🅱️。
她以分組形式來構建學生的自組織⚄,通過分組把互動機會分散給學生,增加人際溝通👨✈️,加強自我運作,非常有效地調動了大課堂學生的積極性👩🎤🦮。她強調要引導分組討論:“教師要設置規則🧑🧒🧒👨🏿🦰。在心理學導論的課上,我會抽一些組來報告他們討論的結果👩🎓🤐,匯總不同的觀念後在全班討論。小組討論時我到每個組去聽,總結大家存在的難點🌡、疑點和爭議,然後在組和組討論時適當地增加講解,或是提爭議性的問題,激發小組之間的辯論。”
陳侃認為,在大課堂中,小組互評和適當的考核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投入課堂。她會在課堂上隨機抽一些組中的某個學生回答問題,這個人的回答就代表他們整組的水平,從而避免固定學生發言,其他學生消極以待的情況📔,以此促進小組同伴之間互相學習。
而對高年級同學較多的專業型小課🤵,陳侃以翻轉課堂為主,課堂上重在互動討論和模擬實踐。她以“藝術治療”課程為例🛗,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都要提出一個人際溝通或團隊溝通等問題🩰4️⃣,還需要針對另一個小組提出的實際問題設計治療方案🕗。他們需要訪問提出問題的小組,模擬真實情況。得到治療方案的小組需要實踐,然後相互反饋。課堂還會使用多種互動方法,如主題桌、意見交換集市等,同學們會四處走動、交流。
課後☔️:總結反思🧘🏽♂️,不斷改進
從第一節課開始,陳老師就在反思、總結自己的互動設計,學生評價和教學研究是她的關註點🧶🧙。在教授心理學導論課程時,她每隔一周就讓學生寫學習檔案😅。學習檔案包括這一周圍繞專題所做的功課以及對於課堂活動的體驗。她在其中發現小組內部固定組長發言的特點🍋🟩,從而設計出了組內貢獻度互評和抽小組成員代表整體報告的方式🃏。
陳老師的互動設計有實際研究作為理論支持。研究發現相當的學生並不能自主地投入課外自主學習,課堂討論仍需要老師給予清晰的指引。她針對這一結果加強了考核力度,加強了小組討論時的適度指引✝️,讓學生從外部動機轉化到內部動機🧑🏼🔬。所以她的課♉️,總是人氣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