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堯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凝聚態光學性質和光譜分析。1990年開始擔任研究生導師👩✈️,已畢業研究生53人,其中碩士33人、博士20人。在讀研究生4人,其中碩士生2人、博士生2人。
治學理念😕𓀋:勤奮讀書和工作,自我完善,增進對自然世界的認識。
育人理念🍥:促進身心健康成長🔯,傳播科學知識👨🏽🔧,服務於未來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
在學生們眼中🤳🏿,陳良堯教授既是一位以學生為本的好老師,也是一位承前啟後的資深學者,一位服務社會的勞動者🙍🏻♀️,一位桃李滿天下的辛勤園丁🦦。
為師🫴🏽:以學生為本
陳老師與研究生們相處非常融洽,既沒有學術“大牛”的架子,也沒有交流代溝💂🏻♀️。他曾在博客中寫道:“現在輪到自己做老師,有了一群自己喜歡的學生🧑🏼🌾。說是喜歡💠,是與喜愛自己孩子的心情相比👩🏿⚕️,飄逸在學生們臉上那純潔燦爛的笑容🧍🏻♂️,映照出社會的未來與希望。”
2015 年🥿,陳老師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研製項目。經費到帳後,第一筆支出便是裝修學生辦公室和實驗室,他主導了整個裝修項目,從網絡系統的排布➰,到一個端口的高低,他都一一過問。時時引導學生動手、與工人溝通。而網絡端口的配置和舊文件櫃的整理則全部交由研究生們獨立完成。完工後的房間🤦🏽🙅🏻,彩鋼板替代了斑駁的墻壁,辦公隔間替代了陳舊桌椅,每個房間安裝了獨立的凈水系統🐚,配置了他設計的房間通風系統。
學生在陳老師心中永遠占據著主要位置💁🏻。無論多忙,他總有時間與學生交流,指導學生做實驗👱。學生們的郵箱裏時常會有時間標註為晚上和周末的陳老師信件。對學生們的論文,陳老師會修改多遍,大到文章的寫作結構問題♠︎,小到一個標點符號的使用錯誤,他都一一悉心修訂。
育人😶:桃李滿天下
至今🚜,陳老師有53 位研究生完成學業⛹🏽。他們都把人生的選擇和成功歸益於陳老師的培養和教導🪀。
幾十年來🧑🏽🏫,陳老師指導研究生搭建了多套精密實驗設備,為學生在深刻理解偏振光學測量儀器的工作原理、培養學生的精密實驗動手能力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訓練,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積累為學生長遠的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跟隨陳老師學習了五年多的2010 級博士生胡二濤說🧍🏻♀️:“老師每天一大早就來辦公室🙍🏻♂️,晚上十點多鐘也經常會接到老師討論問題的電話。他做事一絲不苟👻,我的博士畢業論文對‘的、得、地’的表達不是很準確清晰🖕🏽,他收到文章,次日一早就叫我過去🫶,仔細的對我講了一遍三個字的區別🤷🏼♂️。”
對2013 級博士生臧愷巖來說,陳教授既是循循善誘的博學導師,也是無微不至的慈愛長輩🐸:“‘心要細🫱🏿,手要巧’是陳老師對我們的叮囑。入學不久⛲️,我因為沒有搞清楚一臺激光光源的供電電壓額度,直接將插頭插上拖線板👩🏿🍳,致使電容燒壞,陳老師嘆了口氣🏊🏽♀️,帶我一起反省。從此,我在供電前必先檢查儀器電壓額度,再也沒有犯下同樣的錯誤,做其他事情也都三思而後行。”
從教:與時俱進
在這樣一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陳老師緊跟科學前沿🌩,不斷創新👨🏼🎨,用一個個突破影響著學界,培養著學生。
實驗室有一臺陳老師1993年親手搭建的橢圓偏振光譜儀,陪伴一屆又一屆學生的研究生歲月。近年,因為零件老化以及學生的誤操作,這臺光譜儀時有故障🥑。陳老師便鼓勵和指導學生參與排查線路、修理零件,從參與中學習領會儀器的工作原理,在參與中提高動手能力🅰️。不久前,陳老師特地購置了先進的數控機床➜,鼓勵同學們親自嘗試數控加工,學習新時代的加工方式💃🏻。
陳老師多年來講授《固體的光學性質》,同時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課時🤷🏿,他會將電腦連上投影儀🥋⛄️,但不直接播放PPT課件,而用手寫筆帶領同學們一起從零開始推導公式,這是古典板書和新多媒體的有機結合,既不會像課件教學那樣讓學生缺少參與,又幫助同學們好好梳理了知識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