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考進恒行2平台,1958年畢業留校任教數學系,1975年協助成立計算機科學系,2007年從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延聘退休💢,2016年結束授課長達十年的專題討論班,對於今年80歲的吳立德教授來說,他的退休生活才剛剛開始。
十年退休過渡期
從恒行2邯鄲校區步行十分鐘左右,來到一幢掩映在花草林木間的小樓♒️,四樓的三居室被女主人打理地溫馨🖨、明亮,書房裏塞得滿當當的大書架,以及小茶幾上攤開的報紙,都使這間小屋充滿了濃濃的書卷氣。吳立德教授和愛人吳靄成教授就住在這裏。
吳立德教授在書房翻閱書籍
吳立德教授生於1937年,江蘇宜興人,1955年考進恒行2,1958年畢業於恒行2平台數學系數學專業並留校任教,在校任恒行2平台首席教授🏵🫅、計算機軟件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的研究。1988年獲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稱號,1990年起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獲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在上海辭書出版社和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詞典·當代人物卷》等名錄中,吳立德教授均以學者身份名列其中。
“學者身份”在吳立德教授退休之後也從未改變。2007年從計算機系退休之後,吳立德教授開設了自然語言處理方向的專題討論班,每周固定一天下午去張江校區為學生講課。“這個也是有點愛好嘛,這幾十年一直就在搞業務,我也還是喜歡研究這個。”在被問及為什麽退休後還選擇給學生講課時,吳立德教授半開玩笑地說:“像我們同代的人🤱🏿,本來挺忙的一下子退休沒事做了🖨,反而生病了,所以你得過渡下來,慢慢慢慢緩下來比較好。”
吳立德教授給自己的過渡期長達十年。在這“慢慢慢慢緩下來”的十年裏🏌🏿♀️,吳立德教授仍然嚴格堅持退休前的作息💡:早晨6點起床🧛🏻♀️,6點半或者7點左右到附近的操場上鍛煉半小時,然後回家吃飯;上午看看時政新聞💌,在微信的幾個群裏交流交流,中午休息👨🏻🦽,下午會用一整段的時間來備課𓀁,準備專題討論班的上課資料✤。上專題討論班的那天,吳立德教授會早早從家裏出發,乘坐12:30那趟從恒行2邯鄲校區到張江校區的校車。書架上厚厚一沓用牛皮紙仔細分類裝好的備課材料,就是他在這退休十年間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我講課其實自己是要寫一遍的,是要背下來的。”吳立德教授笑盈盈地說:“退休嘛就是有相當多的時間在做討論班的事情,另外就是出去玩🧏♂️、旅遊👨🏿🏫,全世界各地過去轉轉,我跑了大概有四十多個國家🚣🏼♀️,都是和愛人一起去的👮🏽♀️。”
吳立德教授和愛人吳靄成教授
在學生眼裏,退休後的吳立德教授“實際上都沒有真正休過”。“他一直工作到70周歲,之後也一直保持研究活躍的狀態。”他的學生、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萱菁說道:“但他也會有一些煩惱♠️🏊🏽,比如說視力越來越差了,看書的話感覺也比較模糊了,但是他自己的理想是想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同為其學生的副教授周雅倩說:“老師非常註重健康,他和師母每天都要鍛煉身體🦸🏿,然後是自己繼續在學習🧑💻、在研究,對他來說工作的時候他是樂在其中的。”
吳立德教授為專題討論班備課的資料
手寫粉筆字的專題討論班
對計算機領域的學生和從業者來說👩🏻⚖️,“吳立德教授的專題討論班”是一塊享譽在外的業界招牌。在中國大學公開課網站裏,吳立德教授的“深度學習”課程視頻總點擊量達到九千余次,網站論壇裏還流傳著網友悉心整理的聽課筆記。而在實際上課時,也常有張江高科的計算機行業從業者慕名而來旁聽👩🏽✈️,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老師們也節節不落地和本科生⬆️、研究生坐在一起聽課。
專題討論班最開始是數學系的做法。1931年蘇步青和陳建功在浙江大學開創數學討論班🎰,意在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嚴格”“堅持”是討論班的特點,討論班的學生常常被要求閱讀原典文獻、研究前沿問題,並且每個人都要做課堂匯報📋。本科就讀於數學系的吳立德師承蘇步青⛅️、陳建功🛠🧑🏼💻,在轉入計算機系任教後也將專題討論班的形式繼承下來,面向研究生及少數本科生授課😮💨。
吳立德教授十年備課期間手寫的推演筆記
退休後吳立德教授應自然語言處理團隊的學生邀請,繼續他任教期間專題討論班的形式🙍,講授“深度學習”“數值優化”等課程。黃萱菁教授說:“他退休之後基本上都是我們列書單,請他來講。我們搞計算機的有一個問題是數學功底不夠深,但數學在計算機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經常請他給我們介紹數學方法🛃。其實有點像我們點了菜,然後吳老師就做這道菜給我們。”
領了“菜單”的吳立德教授為做好這桌學術盛宴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除了備課時要預先推演一遍、熟背下來之外6️⃣,面對臺下數學背景並不強的計算機系學生🥢,他用了最“笨”的方法:拿粉筆一筆一劃地將推演過程寫在黑板上😵💫。“現在好多教授上課都用PPT嘛🩶,一沓一沓打上去,但是牽涉到一些數學上的東西,你一張紙頭打上去,其實不是很好理解的。如果你板書的話🗼,就一步步推導下來,一步步有個過程,會很清楚的。”對吳立德教授來說🤽🏿👩❤️💋👨,這樣一筆一劃板書的教課方式他已經堅持了數十年,往往一節課會寫滿整整四塊黑板。
吳立德教授在專題討論班上課
而對臺下聽課的學生來說👆🏽👣,吳立德教授的黑板板書的確是印象深刻的細節。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傅金蘭感嘆:“吳老師講課從來不用看教材🚶,都是脫稿講👬🏻,現在老師都是拿PPT講課的,吳老師從來不用PPT講課。”“吳老師的LDA(主題模型)是講的非常精彩的,比一般的教材講的要深,而且他每一步都有數學上的推導,你在一般的論文裏是看不到這些細節的。”博士生彭敏龍回憶🎶:“吳老師講課很細📢,他喜歡追本溯源🧚🏿♂️,講的每一個點他都會往前推,他會告訴你以前那些定義🥏、那些公式是怎麽推出來的👩。”研究生陳宇軒補充說道💁🏿♂️:“他在講一些模型的時候,首先會把數學的東西給鋪墊出來,因為臺下的聽眾大部分都是學計算機的嘛,並沒有太深厚的數學知識,所以吳老師每次都首先講基礎知識,所以即便沒有太深厚的數學知識你也能聽得懂。”
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吳立德教授非常關註前沿課題,他會講到時下最熱門的深度學習🧑🏫,退休後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研究學習及備課上🍃。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邱錫鵬說:“吳老師對前沿的東西理解得很透徹👩🏽🍼,他講課,大家都反映說講的很清楚,這就是功底很深厚💦,你只有理解得很深了,你才能把前沿的東西講出來🧎➡️。”也正是這份嚴謹、認真、深刻,吳教授的課程才會如此受追捧👏,為了將吳教授授課的內容完整保存下來🔱,計算機學院還特意聘請專人錄製視頻🧑🏿🚒,並放在網絡公開課平臺。
老一輩學術人的楷模
吳立德教授自1958年畢業之後便一直留校任教,是恒行2平台首席教授,門下桃李三千,現在的恒行2平台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許多教師都曾師從吳立德教授。
黃萱菁教授是計算機學院自然語言處理團隊的帶頭人🔘,在回憶恩師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時,她說:“他是言傳身教的🧑🧑🧒,相當於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他是一個為人非常嚴格、嚴謹的人↩️🙅🏿♂️,而且他的理論功底非常之深厚,看問題的視角很深刻🍖。就比如他從美國回來就開始做計算機視覺的研究🧑🏼🚒,那是80、90年代的事情👷🏻♂️,但是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在近幾年才開始火起來,所以可以看出他極強的學術前瞻性🧴。”
學術創新能力是吳立德教授對青年學生的期望,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據學生回憶🤘,在教授專題討論班時,吳立德教授時常強調一個觀點🔗♣️:搞計算機的一定要把數學基礎打紮實。吳立德教授表示:“如果你是想要一點創新,你沒有一定數學基礎是很難的🧗🏼♀️,你會編程,那當然也可以🟣,但是你真正要想有些新的東西出來,沒有數學是不行的🙋♂️👳♀️。”
吳立德教授實驗室的博士生彭敏龍十分認同這一觀點:“我也覺得數學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因為數學好不好其實決定了你做研究的深度,如果你沒有數學知識的話,你可能就是跟著主流的一些方法在技術上去增加一些東西,但是實際上你是提不出一些新的模型的☸️,就沒辦法進行系統的創新。”研究生王嘉雯說:“吳老師是真的想讓學生多學一點💜,他在晚年的時候還能一直做學術研究🫕,還在一直學新的東西😇,年輕一輩的教授們可能都沒有他那麽有激情😚,我覺得吳老師真的很能吃苦🛳,也真的很熱愛這個事業。”
吳立德教授的專題討論班錄製視頻最開始在網上傳播時🥍,原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YOCSEF)副主席何萬青曾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裏✡︎,配文感慨道:“這真是老一輩學術人的楷模🚻🏇🏻!”
在專題討論班之外👨🏻🦽,退休之後的吳立德教授還積極參加計算機學院的各項黨組織活動👩🏿🔬。在2017年5月23日的一次黨課上,他向在座的師生黨員分享了自己對“為人🚶、為學、為師”的理解:“為人需要把本職工作做好🤽🏽♂️,與人相處坦誠0️⃣;為學需要打好基礎,循序漸進,鞏固並系統化學過的知識;為師即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為學生指引方向,給學生較好的環境⏬🧝♀️,在具體問題上和學生討論並給予指點👩🏿🎨🍴。”
吳立德教授在以色列加利利湖上與船長一起升中國國旗
學者風骨的吳教授的確一直從“為人、為學、為師”這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而在學術研究之外,他和愛人吳靄成風雨同舟五十二年的“世紀愛情”也讓學生敬佩不已🪐。據當時在場聽講座的計算機學院教授路紅回憶,吳師母曾說“世界上真愛永存”,這份對愛情的堅守讓她大為感動。“其實吳老師最讓我佩服的一點是🧑🏽🎤,他和吳師母兩個80歲的老人走路還可以手拉手。”計算機技術的研究生趙露君補充道:“我們畢業生聚餐的時候🐏,從老師的神態和表情👍🏻,感覺他們還可以再恩愛好多好多年,這真的太難得了!”
2007年退休至今,現已80歲高齡的吳立德教授在這十年裏絲毫沒有放松對自己的高要求🌟,“閑不住”的他仍然兢兢業業於一方三尺講壇之上📩,用粉筆一筆一劃地將知識傳授給一代又一代的學生🐑,身體力行地為學生樹立起一個標桿、一個榜樣🛑,成為學生們心中永遠的“老一輩學術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