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日下午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𓀏,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
環境問題又一次成為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的綠色發展目標,是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的新發展理念。這說明,解決環境問題,實現綠色發展,正迎來史上的最好時機。
尤其是,在萬物復蘇的早春時節🛝,代表和委員們共聚一堂探討綠色話題,更能感知廣大人民群眾對綠色“春天”盡快到來的期盼👊🏽。要想在全國範圍內真正迎來綠色的“春天”,就要從理念、製度、行動和教育等方面堅決“治理汙染”和“保護生態”。
從理念上認識清楚人類發展與綠色大自然的關系。人類的發展與綠色大自然的關系大致經歷了古代的順應自然、近代的征服自然、當代的保護自然的過程。在古代😢,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有限,綠色大自然對於人類而言處於一種隱而不現的遮蔽狀態。在近代💃🏻🧑🏼🎄,人類開始無節製地開發甚至透支大自然,導致出現了世界範圍內的環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退化🎿、資源約束趨緊的嚴峻形勢,為人類的生存敲響了警鐘🎆。在當代,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開始加大對大自然的保護力度。
在製度上🐤,綠色大自然對於全人類具有公共價值,屬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領域。如果沒有製度的介入🧗🏼♀️,就容易造成對綠色大自然使用的“公地悲劇”現象🏌🏿。尤其是當地方保護主義被資本邏輯俘虜時,就會不顧大自然生態的承受能力而肆無忌憚地破壞環境。上海市政府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探索實現綠色目標的製度化保障措施。市政府早在2018年2月7日就頒布了《關於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以法治為基礎🙍♀️、政策完善、技術先進、社會協同,與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發展定位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
在行動上,首先要在國家層面深化綠色發展體製改革,通過政府引導和監管的上位🙎🏿♀️,使經濟朝著為社會提供綠色公共產品的目標發展🧑🔬。其次,在生產領域提倡綠色實踐⚫️,徹底改變以往片面追求高耗能、高汙染🧄📇、高利潤的畸形生產模式👐,大力扶持生產低碳化綠色化的項目和企業🥤。再次🦉,在生活領域通過綠色化的消費方式和交往方式,培養廣大人民群眾的綠色價值取向。
在教育上🧛🏻♂️💃,既要借鑒國外綠色教育經驗,更要在觀念領域樹立人民群眾的綠色情懷🙇🏿♂️。西方發達國家普遍重視群眾在綠色教育實踐中的參與性🍱。群眾會直接參與到綠色環境的評價過程中,影響政府對環境評價的決策過程。在我國💁🏽♀️👨🏼🎤,只有將保護綠色大自然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基本理念,並切實保障人們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權利,才能以點帶面逐漸形成綠色發展的新格局。並且🧘🏿♂️,大力宣傳綠色價值觀😔,促進全民形成綠色共識,是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
總而言之🥅🦹🏿♀️,要迎來綠色的“春天”,就要真正重視大自然的綠色價值😽。只有以人類與大自然相互適應的視角理解二者的關系♻️🥐,才能既通過綠色富國和綠色惠民的行動實現子孫後代的生存,又通過克服生態環境危機的不利影響實現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國致力於綠色生態文明建設,是對全人類共同發展和進步的價值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