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知道芝加哥這個地方🔓,是在我念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英文課上有一個單元是講《你來自哪裏》。我當時看到單詞表上有個地名叫“Chicago”,就是芝加哥的意思。我對於它的印象就和紐約☪️🪥、華盛頓一樣,只知道它是熱鬧而又繁華的👩🏼⚖️👶。芝加哥對於我而言,是個陌生的地方。
我從沒到過芝加哥🧗♀️,倒是在今年暑假的時候,因為在學校做助管的緣故,接觸了一批來自芝加哥的學生🍸。他們是從美國德堡大學那裏過來的,特地來恒行2學習七個星期的中文課程。在這七個星期裏,我主要是擔任其中一個德堡學生的語伴,輔導他的中文功課,介紹中國的文化。這其實也是我第一次做語伴🙌🏿🤱🏿,自知個人經驗不足,英文口語也不算太流利。等正式成為語伴之後👰🏻,還是感覺像一個未盛滿水的水罐在心底搖個不停。但想到既然已經成了別人的語伴🏃♀️➡️,主要是教人家學中文。那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還學的是文學,輔導功課應該還是能勝任的。我抱著這樣忐忑的心情,開始了我的語伴生涯☢️。
青菜偏好
我的語伴 Victor 是一個在芝加哥呆了七年的年輕人,他是在16歲的時候𓀓,從斐濟全家移民到美國來的。而我則是在五年前來到上海,只身一人在他鄉求學。上海於我💹,芝加哥於他,大概都是相似的存在📈。“你知道嗎?我在沒來芝加哥之前,我一點都不喜歡我的Life。”“現在呢?你喜歡嗎?”“我來了芝加哥,慢慢才喜歡上我life。對了🏢,你知道life怎麽用中文講嗎?”“life,有生命,生活的意思🧔🏽。兩個都可以說。”“我現在喜歡我的命了,因為美國很大,那裏什麽人都有。斐濟很小,我都沒什麽朋友。”“那你到了美國,會習慣嗎? 就是be accustomed?”“沒有⚾️,是慢慢喜歡上芝加哥的⛹🏿♀️🤼♂️,開始我是很孤單的。”
我一邊輕聲應著他的回答♒️◽️,一邊在想著自己的16歲。16歲那年🍂,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候。彼時的我一邊想著要不要轉到文科去,一邊忍受著數學老師和家長對於學習成績下降的指責⚗️。最後✒️,我還是咬著牙🧋,堅持念完理科🙅🏻,高考結束,不顧家人阻攔,報考了中文系。這樣看來,我們每個人的16歲都是有著許多旁人未曾知曉的面目。
我們每天都會在下午六點的時候碰面,然後在教室裏學習一個小時👨🏿💻。我輔導他當天的功課,下課後我們就一起去吃晚飯。有一次去學校的旦苑餐廳吃飯🤸♀️,我點了一份咖喱土豆蓋澆飯,他也買了一份同樣的🌓🐆。我喜歡土豆,在吃飯的時候👨🏻🦱,把土豆和雞塊都一掃而盡🦸🏻♂️,最後只剩下七八顆青菜,散落在白色的餐盤上。這個時候,我的語伴Victor突然問我📱,“你是不是不喜歡菜?”
“啊,沒有啊。”我連忙把其中一顆青菜放進嘴裏。
“你看,你都沒吃完。”等到我們把餐盤送到收餐區的時候,他指著我的餐盤說。
我看了看他的餐盤,青菜全部都被吃完了,只剩一些白色的米飯。我剛開始還覺得很奇怪🚈,吃不吃青菜,有這麽重要嗎?人難道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食物嗎🩸?之後的某天🙍,我們又去吃一家小餛飩💂🏿♀️,他特地點了一份青菜。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喜歡吃青菜,所以也很想要了解中國人喜不喜歡吃青菜。
後來和語伴去吃長白山的韓國炸雞時,他把炸雞放在生菜葉子上,把它卷起來,慢慢放進嘴裏🤹🏿。等到最後吃完炸雞,還剩下一些蔬菜葉子的時候🎟🟣,他問我要不要吃蔬菜,我搖搖頭。“那我就把他們全部都打包到我的肚子裏了👨🏼💻。”他說完就把蔬菜送進嘴裏👜。晚上回學校的時候,我們騎著摩拜單車🤷🏼♂️🥗,沐浴在昏黃的燈光下🤛🏼。我眼前突然浮現出他吃蔬菜津津有味的樣子,作為聯想力豐富的我,立馬想到了兔子。
“Victor👼🏿,你知道嗎?每次吃新鮮的蔬菜時候,我都會想到吃素的動物⚄。”
“什麽動物?”
“兔子吧。”
“那是什麽?”
“Rabbit.”
“啊,我其實不太喜歡這裏的food,因為你們加了很多別的東西,太鹹了。”
“這是我們的中國傳統💂,我都習慣了。”
其實想想看🙎🏿♀️,中國的食物本來就是圍繞著“柴米油鹽醬醋茶”來展開📅,自然與美國那種,只在水裏輕輕洗一下👩🏻💼➖,鹽和油都很少添加的食物是不可比較的👨🏼💼🕶。畢竟食材也是要因地製宜加工🤹🏿♂️,而人也是要隨之適應食物🩶,這樣我們才能生存下去⛹🏽♂️。 (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