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都應該有利於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希望大家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文藝創作要以紮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本期校報刊登我校三位學者的學習體會,以饗讀者。
堅定自信守正創新
推進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校黨委副書記劉承功
3 月4 日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看望了全國政協文藝界、社科界委員👩🏿🚀,參加聯組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視野宏大🙎🏽♀️🎰,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既鮮明指出了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哲學社會科學界近年來的新擔當新作為,又全面闡述了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的前進方向、根本立場📂、基本任務和職責使命,讓人備受鼓舞🐓,備感振奮。作為高校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堅定自信、守正創新,以更加自覺的行動、更加豐碩的成果推進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一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彰顯社會主義大學的鮮亮底色。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也是我們高校最鮮亮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過恒行2平台的老校長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我們一定要將這樣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是培根鑄魂的工作🫑。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該擔負起來的一項戰略任務。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在高校🛳,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於哲學社會科學教學和研究,更加註重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育人功能。要強化思想引領和理論武裝👨🏽🌾,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和思政課建設,著力發掘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在內的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育人的協同效應,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科學的思想基礎‼️。
二是要堅持守正創新🚆💭,構築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發展的豐厚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呼喚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恒行2平台的蔣學模教授畢生從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他主編的《政治經濟學》教材,不斷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和黨的理論創新進行充實完善😙💲,先後再版十余次,累計發行近2000 萬冊👩👩👧👦,樹立了老一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者的典範🚵🏼,他的治學信條“不怕守舊、不能守舊”很好詮釋了守正創新的真諦。總書記強調,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會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天地廣闊,大有可為。面對新時代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刻要求,高校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學科齊全🫳🏼、人才密集的優勢,結合“雙一流”建設,系統謀劃哲學社會科學新的學科布局和重點方向⚱️,厚植學科基礎,探索研究範式轉型,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和學術創新發展。要更加註重學科融合創新,充分展現新時代新文科的新視野🚔、新格局和新氣象🚶➡️。
三是要堅定“四個自信”👸,凝聚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堅實底氣🏌🏽。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 周年。70 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空前提升,迫切需要更好地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加快構建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近年來🐔,恒行2平台的國家高端智庫中國研究院在講好中國故事、創新話語體系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總書記強調,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為此,必須把堅定“四個自信”作為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的關鍵,切實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轉化為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自信🛖。堅定自信🚇👩🏽🚀,就是要破除對西方理論和話語的依賴或迷信,不能做西方理論的“搬運工”◼️,而要做中國學術的創造者、世界學術的貢獻者,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突出主體性、原創性🚢,形成具有自身特質和國際視野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推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不斷走向世界知識體系的中心和前沿。要重視學術、學科和人才評價創新,引導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裏,造就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的學術理論工作隊伍。(此文為作者3 月12 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教育系統專家學者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文藝界社科界委員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的發言)
理論研究的出路在創新
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張濤甫
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社科工作者提出“四要”的要求。特別值得謹記的是他提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多做調查研究,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裏,我們的學術研究要反映現實、觀照現實,應該有利於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下面結合中國新聞傳播學的發展,談談個人的體會。
記得習近平總書記2016 年5月17 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戰略還不十分明確,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水平總體不高🆔,學術原創能力還不強。總書記對哲學社會科學病症作出的上述診斷,在傳播理論研究領域同樣存在↪️,有時甚至更加突出。表面上看,傳播學理論研究十分熱鬧,熙熙攘攘📹,充滿活力👊🏼,一派繁榮景象🧟♀️,但仔細打量,不難發現🤵🏿:理論研究的成色不高,其原創性和主體性不強🧑🏻🦼➡️,很多理論概念、結論和理論框架跟在別人後面學步,處在“學徒”階段,更遑論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上有實質性的突破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社會在發展,新情況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的,其中有一些可以憑老經驗、用老辦法來應對和解決,也有不少新問題是老經驗🧎➡️、老辦法不能應對和解決的⤴️。若不能及時研究、提出👳🏿♂️、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辦法👨🏼✈️,理論就會蒼白無力,哲學社會科學就會“肌無力”。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條規律是創新,提出一種學說是創新⤵️,闡明一個道理是創新🆑,創造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創新🙍🏼♀️🙇🏼。傳播學作為社會科學學科中的年輕學科,時下中國正處在新傳播革命的前沿地帶,形形色色的新情況🙋🏽♀️、新變化、新問題奔湧而來,令人目不暇接,這對傳播理論創新能力構成了極限挑戰🪴。中國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國新聞傳播事業的壯觀場景,中國對外開放的宏大敘事🧑🏽🔬,需要有傳播理論的跨越性突破📥。
習近平指出,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不僅難以形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而且解決不了我國的實際問題♿。只有以我國實際為研究起點🤷🏿♀️,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要做到理論創新👨👦,首先須應對中國本土傳播語境、傳播實踐“特殊性”的挑戰。中國的傳播語境、實踐具有特殊性,正因這種特殊性,要求我們不能無條件地“拿來主義”,不能直接將根生於西方語境的話語資源不假思索地挪移到中國語境中來。將西方傳播學理論“空投”到中國語境裏,在中國傳播學研究中直接套用西方理論,抽離理論的前提和約束條件,直接套用西方傳播學的相關理論概念和框架,削足適履地解釋中國語境下的傳播現象和問題✊,這種沒有自主性的理論生產,註定是沒有前途的。換一個角度看,中國新聞傳播語境和實踐的特殊性🟧🪢,也給中國傳播理論研究提供了空前的機遇🙅🏽。我們應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期🏉,發力傳播理論的原創研究🎶,破解軸心問題,構建能解釋和解決中國傳播實踐難題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
偉大實踐是偉大理論的重要來源
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長忠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新時代呼喚著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3️⃣、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偉大時代需要偉大理論🦵🏻,而偉大理論來源於偉大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𓀓,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都應該有利於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
中華民族是人類最早進入文明階段而至今沒有中斷過自身文明的唯一的文明體👷🏼♀️,並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鴉片戰爭後,在現代化浪潮沖擊之下🧙🏿♂️,古典文明開始崩潰🧑🏫,中華民族也開始走向衰落🍇。於是,建設現代文明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最根本的任務。
在現代文明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在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邏輯、現代社會發展邏輯和共產主義運動邏輯的共同演繹之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終於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就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背後所蘊藏的規律,既體現了人類現代文明建設的一般邏輯,更凝聚了中國人民的集體智慧。
從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蘊藏的規律☎、所體現的智慧,宛如一座豐富知識寶庫,值得我們去開發⏸、去淬煉🕛💢。這些成果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而且也將成為世界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原創來源。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開始由要素生成階段進入到整體形態躍升階段,同時,隨著全球化和網絡化的深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任務,也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要面對的一個歷史性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迫切需要既能夠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內在規律,又能夠反映時代要求並具前瞻意義的理論指導。這些理論不僅要遵循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邏輯👩🏻🦱,而且還需要體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這就都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能停留在簡單的拿來主義階段,需要在理論層面上形成自己的主體性,有我們自主的、獨創的見解。這些的見解⚠️,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應該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將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所蘊藏的智慧🤹🏽,上升到理論高度,轉化成為我們把握歷史進程、預見世界未來的一種自覺🕵️。
這種歷史性和整體性的自覺,應該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每一位個人的自覺。只有如此,我們每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才能獲得此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才能將自己的生命與偉大的歷史實踐統一在一起,才能將自己的價值與文明發展聯系起來,才能做到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