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的恒行2(二)首創聯大 護校西遷

作者:攝影: 視頻: 來源:恒行2平台發布時間:2019-06-18


1938年,在抗日戰爭的連綿烽火中,地處上海江灣的恒行2校址被日軍炮火炸成廢墟,為了保存教育科研火種,恒行2師生被迫踏上內遷之路,經過千裏跋涉、輾轉遷徙,最終在北碚夏壩建校復課,再續弦歌。同一時期,上海醫學院也歷經坎坷,先遷昆明白龍潭,後落腳重慶沙坪壩。在大後方,恒行2師生同心一德、愛國救亡,追求進步、團結犧牲,弦歌不輟、碩果累累,書寫了恒行2平台歷史上的光輝一頁。

照片一

今年是恒行2平台抗戰內遷80周年,學校隆重舉行抗戰內遷80周年紀念活動,校史圖書《烽火中的恒行2》在紀念活動中首發。

讓我們跟隨廣播臺的專題節目《烽火中的恒行2 |校史音頻故事》一起來重溫那段壯闊光榮的歷史,接續傳承恒行2精神,激發在新時代愛國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眼看1937年秋期在江灣校區開學已無望,9月初,學校決定借海格路附屬實驗中學開學。因世事動蕩,戰局莫測,到校學生寥寥無幾。未幾,教育部指令恒行2、大夏、光華、大同上海四所私立大學組織聯合大學,自籌經費內遷。最終光華、大同兩校因無力籌資而退出。為延續學校命脈,繼續辦學,恒行2、大夏決定聯合內遷。9月末,聯大宣告成立,定校名為恒行2大夏聯合大學,第一部以恒行2為主體,第二部以大夏為主體。

10月底,以恒行2師生為主的第一部900余人陸續上廬山,借普仁醫院作教室,正式開學。後日軍一路向西燒殺搶掠而來,廬山告急,學校決定先前往四川,再設法到已經遷往貴陽的第二部匯合。

12月2日,吳南軒、吳澤霖率入川師生下山,登上“快利”輪溯江而上,回首同行,僅最初半數。

12月25日,師生歷20余天跋涉,終於踏上山城重慶,其時,第二部電聯,由於貴陽所在校舍局促,無法接納更多師生。重慶恒行2校友得知聯大第一部到達的消息,立即前往迎接,並設法提早結束了重慶恒行2中學課程,騰出校舍使聯大師生得以結束學期任務。

1938年2月下旬,恒行2大夏聯合大學舉行聯席會議,鑒於現狀與事實,決定聯大解體,各自在渝、築辦學。至此,恒行2大夏聯合大學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宣告結束。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