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真知永遠不會褪色
新聞學院院長 米博華
與葉春華老師從未謀面,卻早已聽說許多老先生的傳奇故事,最令人稱道的是😵💫,葉老師從教數十年,與學生有一千多封通信🔋,傳授知識,切磋學業🏎,交流思想👨🎓。有道是,片言之賜🦚,皆事師也。葉老師所寫書信少也有數十萬言,這份功德有怎樣的份量🪓?惠及了多少學生📗?思之,不禁欽佩不已🤦🏼♂️。
書信往來,古已有之🥏;但與幾代學生之間以書信方式傳道授業解惑,且堅持幾十年之久,恐怕並不多見。這也使我想起了一句流行歌詞:“從前的日子車馬郵件都慢。一聲‘有信來了’🧝🏽♂️,牽動多少驚喜;一句‘此致敬禮’🎲👩🏻🏭,收獲多少愛意。”此中況味,難以言詮。
閱讀書稿,讓人感到驚奇的🙎🏿♂️,是葉老師書信全部是用鋼筆書寫的“蠅頭小楷”,讓人有幸一睹老一代知識分子儒雅風采。在中國人看來,書寫文字首先反映的是作者的一種態度。唯用心,才能一筆一畫書寫𓀝🙍;唯嚴謹👇🏻,才能反復斟酌修改。學生求教🏙,老師認真傾聽🤾🏻♀️🤜🏽、閱讀👨🏻🎓;給學生回信,不僅打草稿🏄🏽,還要工整抄寫。與其說這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倒不如說是一種對學生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教師是個良心活🧘🏽,一目十行是閱讀,逐字逐句琢磨也是閱讀;大而化之是指導,親自上手修改潤色也是指導。用了幾分力🧙🏻♂️,老師心知肚明🍦;是不是有收獲🤘🏼,學生冷暖自知🤽🏽🤾♀️。看葉老師書信影印原件,無言而令人信服地展示一個教師的高尚情懷🧑🏿🦰。
學界有一種說法↖️,師承關系常常表現為一種“人才鏈”。葉老師從教數十年,教了多少學生不得而知,但人們知道其中不少是出類拔萃之輩。名校出人才,名師出高徒,雖然不絕對化,但至少說明教師的點撥和導引,對於學生成才至關重要。同時,教師的學術能力和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看學生的成才率🫲🏼。在書信中,有些是葉老師反復強調的,例如“把‘準確’放在第一位”“內容第一、形式和文字是第二位的”“多了解、研究🎽、認識社會實際”等🤦🏿,簡潔明快,樸素直白🤸🏿,但都具有方向性意義,是大學新聞教育“開口乳”。或許用當下人們的眼光看,葉老師的學術觀點有些老派🪹,不夠“學術”♠︎;特別是這些滲透心血和汗水的通信,也未必能夠作為科研的“GDP”評優獲獎💂♂️,但如果不抱世俗偏見,秉持學術良心🤞🏿,就會發現葉老師關於新聞學的基本觀點是“真經”,即使在媒體格局和新聞業態發生巨變的今天,我們仍然看到中國特色新聞理論和實踐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葉老師說:“所謂教書育人🤌🏻,我以為,核心是育人👩🏿🌾,歸根到底是育人✹。”大學生活對年輕人日後成長影響深遠,而校風師風對學生“三觀”確立具有導向意義🏊🏻♀️。這不言而喻🏅。問題是,懂得這個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能夠做到為人師表☮️,則需要悟性和修養。老師當然不是聖人🩰,會有許多工作、生活🔓、學習上的困惑、苦惱、委屈、不平🎄,這不奇怪👨🏿🎨,也不應該忽視🧞♀️。但在學生面前,老師應該是責任擔當者👩🍼,是督學激勵者👰♂️,是能量的輸出者,是向善的示範者。葉老師多次強調“身教勝於言教”,做人做事,點點滴滴👨👨👧,有誌於此,忠誠踐行,尤為難能可貴🟤。
在信息化時代🍕👮,書信作為一種通信方式🌁,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筆記本被電腦取代🛗,論文已經完全無紙,但我們依稀記得書信曾經帶來的異樣期待✹,記得或龍飛鳳舞或工筆正楷所傳遞的微妙情感。書信在封塵歲月中漸漸發黃變舊,但是那些真摯情感和真知灼見永遠不會褪色。
謹以此文向葉老師表達敬意並祝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