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層面的知識展現給予博物館以成立的意義,但同時也讓它面臨危機,承載著經驗與歷史的立體空間在將一切向觀眾訴說時🪇,存在著不可避免的陷阱🧑🏼💻。博物館疲勞,主要指觀眾在參觀過程中逐漸出現的精力耗竭💥、註意力渙散、認識活動機能衰退和產生疲勞感的現象🏫。
約在公元前 5 世紀,在希臘的特爾費·奧林帕斯神殿裏,有一座收藏各種雕塑和戰利品的寶庫⬅️☹️,它被博物館界視為博物館的開端。1880 年,英國博物館學者魯金斯發表了《博物館之功能》的論文,強調博物館應成為一般公眾受教育的場所👩🏻🎨🤽🏽♀️。1946 年 11 月,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7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宣告:1977 年 5 月 18 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周婧景:中國博物館近年的發展狀態是世界博物館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近三十年來,年平均增加 150 家博物館,預計到 2020 年總量將突破 6000 家。
中國博物館學會於 1983 年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並成立了國際博物館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每年 5 月 18 日在全國各省市區舉辦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參觀博物館漸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內容💆🏽♀️。
整個社會對博物館開始重視是一件好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學科的建設,學科建設的成熟意味著會有更多基礎性理論和應用性理論,更利於博物館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我們的上一代學者已經讓博物館學科從無到有🍁,但目前博物館學科還很年輕,還要進一步形成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和實務部門配合了解操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後從理論研究中有效地解決。這是一個建構博物館學學科的漫長過程▪️。
教育是博物館的重要功能。我在做觀眾研究的時候覺得👱🏻,最早的觀眾研究只是調查☘️,不強調科學方法,但後來發現調查不夠🧝🏿♂️,還需要使用科學方法,臺灣翻譯叫做評量性研究。“評量是檢驗博物館成長與發展的不二途徑”👨🏻。評量性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區分為三個類型——前置性評估🌄、形成性評估與總結性評估😓🧑🤝🧑。比如“形成性評估”在初期展覽發展過程中嘗試與觀眾溝通,提供創造展覽陳列所必要的信息👤🦍,達到更高層級的教育效益、最大的情感影響力、與機械設備和展示單元溝通上最低的缺失,也就是使展覽更有用。“形成性評量”是“讓展示單元更易於使觀眾了解與感到興趣的任何評量技術”。形成性評量的重要前提是傾聽觀眾的聲音,依據觀眾的看法改進展覽☎。
博物館作為社會教育場所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一個非正式教育的空間,它的教育性與學校教育很不相同,觀眾是自願來參觀而不是被強製學習。但很多人卻有這樣的感受:滿懷憧憬地踏入博物館,期待獲得鮮活有趣的知識。但琳琅滿目的展品展現的是一個豐富的世界,但是依然遙遠,甚至更加神秘。明明走近了物理距離,結果卻拉遠了心理上的距離🧔🏿🌮,收獲的只有莫名的挫敗感———到頭來,博物館也不過是個普通的旅遊景點💁🏻,滿足的只是拍個照發個朋友圈🧑🏻💻#️⃣、 “到此一遊”的虛榮。
周婧景:展品無言,如何講述故事?應重視展覽內容的策劃🏀。策展人應熟悉單個及系列物件的基礎及關聯信息,提煉出適切而個性的主題,確立內容框架並選擇故事線,編寫各級傳播目的,選擇合適的展品🧝🏽♀️,撰寫說明文字,將物件碎片化信息整合成有意義的系統敘述。“展覽要素” 包括實物及其組合、輔助展品及其組合🍀、語詞符號系統。語詞符號系統中說明牌是我們了解展品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它往往只是程式化地交代了文物名稱、器形、材質、年代等基本信息🙇🏻♂️⚁。
盡管展覽提供觀眾的名義信息量很大🛢🏂🏻,以保證了學術正確性,但進入博物館的多數是首次觀眾或偶爾觀眾🧑🏻🎨,他們對於海量缺乏闡釋的信息感到壓迫,有時還充斥著大量專業詞匯,科研未有效向科普轉化,普通觀眾難以理解,覺得疲憊和乏味𓀓🛀🏿。
這就是“博物館疲勞”🧑🔧。是吉爾曼(BenjaminIvesGilman)在 1916 年提出的概念,截至 2009 年🧑🏼,相關學術論文已經有 20 多篇🥲,涉及了“博物館疲勞”的現象本身、檢測方法、原因、改善手段,研究方法也多樣化,主要有實證類研究與形式邏輯類(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研究。這種研究開始關註“人”了,因為疲勞的主體是觀眾本身。雖然現在把博物館疲勞稱為博物館學的一個小概念,但是事實上它是從博物館誕生以來就存在於觀眾中的極為常見的一種現象——觀眾參觀博物館數小時後感到身心疲憊的現象。“博物館疲勞”這個概念已經有 100 多年的歷史了,但為什麽這樣一個小概念、有趣的短語卻引起了廣泛且長時間的關註?是因為在 20 世紀中期之前博物館更重視“收藏”和“研究”;二戰後👱🏼♀️,尤其是上世紀 70 年代到現在,博物館開始重視與對象🎅🏿,即是與觀眾溝通,把受眾放在博物館工作的首位。
緩解觀眾在參觀博物館時的疲勞,是改善觀眾參觀博物館體驗☝🏿、提高博物館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關鍵🙆🏼♀️,也是博物館從關註 “物”的“收藏”到“人”的“溝通” 的轉變標誌🔃。
研究“博物館疲勞”的意義在於實踐和學理兩個方面。理論層面上👨🏽🏭,最大程度減少博物館疲勞,有效提升觀眾觀展體驗,盡可能取得優質的學習效果🙍🏻。實踐層面上,博物館疲勞無法避免,但如果有效地緩解它,讓觀眾在博物館中逗留更長的時間,那麽觀眾的收獲就可能更大——即是說吸引力和持續力,吸引力是使觀眾有興趣進到博物館看展,那持續力就是指觀眾不僅進來了,而且參觀持續時間更久、參觀體驗效果更好。所以通過研究問題👩🏼🦳、原因和對策,探索如何緩解博物館疲勞,努力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就可以指導博物館從普遍意義上進行改善。
據稱通常遊客參觀一個半小時後🍪,就會發生“博物館疲勞”。緩釋疲勞的方式之一是敘事生動。2017 年 8 月,上海博物館“遺我雙鯉魚——上海博物館藏明代吳門書畫家書劄精品展”🍺📞,展示 49 通明代吳門文人的往來書信,上博本著讓觀眾看懂展覽的辦展原則,手劄旁都標記了文言文原文👋🫁,並翻譯成白話文🫵🏼。當它們互為映照、以一個整體出現時🏥,儼然成為還原當時吳門名士的生活與藝術的最佳載體👨🏽🏫⤵️,也增加了展覽本身的趣味。
周婧景:胡德(hood👒🧳,1988) 等一批動機研究的專家發現觀眾逛博物館有高達 18 種動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動機是休閑。國內的一個研究發現,大多數觀眾把學習作為第三個動機🤾🏽♀️🏠,最主要的動機則是休閑和娛樂。因為現在對整個社會來說,休閑式學習可能成為一種新潮流,觀眾到博物館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不一定是為了學習🫷🏽,所以現在博物館也成為旅遊休閑場所。因此這是一個博弈,不是說觀眾認為應該怎樣,博物館就應該怎麽做👯♀️,不是迎合而是引導。
博物館疲勞無可避免。疲勞有幾個層面,一般先是身體疲勞,觀眾在觀展當中註意力渙散、精力下降、認識功能衰退🚵🏻♂️,感到疲勞;然後這種疲勞漫延到心理層面🪘✩,更糟糕的是心理疲勞會加重身體的疲勞——觀眾看展之後會覺得身心俱疲。
博物館既是一個認知加工的空間,又是一個情感流動的場所👔,結合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和人本心理學進行研究,證實博物館疲勞現象的產生有主體和客體的原因👩🏽🔧🅰️,客體上可以做一些改進,但主體上挑戰更大。
所以博物館方需要做出改變💇🏼♂️,讓觀眾雖然身體疲勞但仍覺得被展覽所點燃🚈,會有效地克服身體上的疲勞🧏💮。我認為有幾個維度,第一是適時休息🥧,比如安放座椅🧉、設計有趣的互動🌷、提供視頻等;第二是減少耗費🏝🙂↕️,動線安排✍🏽🎦、提供輔助工具👩👧、改善環境與服務品質👨🏿🎓◽️,讓觀眾做有限的選擇,有清晰的動線、有效的標誌,還有避免線路的交叉、回溯📃、錯誤等;第三是展示方式,不能簡單地把博物館作為展覽不同類型器物的容器,要更重視展品之間的邏輯關系💆🏿♀️,註重展品信息的挖掘,作為記憶載體👏🏽,用講故事的方式更生動地闡釋內涵信息,不再是外在的器物信息展示,不是平鋪直敘🪆。根據不同的傳播目的、把握不同的傳播節奏,在主題選擇、傳播手段🍈、傳播對象和表現手段上都有很好的發揮。
展覽最大的難度是立意🤽🏼♂️,就是讓觀眾認知與情感在邏輯上達到共同的點,吸引他不自覺地融入,才能發揮主體意識,克服外在疲勞⚈。博物館疲勞造成觀眾不愉快的身體與精神體驗,使得觀眾過早離開🕑,艾琳·胡珀-格林希爾(Eilean Hooper-Green- hill)稱其為幹擾博物館信息傳播的“噪音(noise)”🧑💻,這種狀態雖然是必然的🧑🏼🔧,但是可盡量減少並加以改善。因為是觀眾自己而非機構🏆,驅動著其在博物館中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