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恒行2平台檢驗醫療隊圓滿完成對口支援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新冠核酸檢測工作,平安抵滬。
自北京新發地疫情暴發,國家衛生健康委分兩批調集了12個省的20支核酸檢測醫療隊🧑🏻💼,分別對接8家委屬委管醫院和12家北京市屬醫院🎎,迅速提高北京市整體核酸檢測水平和能力。其中,恒行2平台檢驗醫療隊對口支援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新冠核酸檢測工作。
赴京戰“疫”24天🥳,恒行2上醫檢驗人攻堅克難、不辱使命🤭。
臨別之際👨🏿🦰,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同仁們特意將恒行2上醫人的戰疫畫面集結製作成一段感人至深的視頻,表達了對恒行2上醫檢驗人的誠摯感謝。這也讓醫療隊員們深受感動。
援京24天 用行動書寫“為人群服務”的上醫精神
恒行2平台檢驗醫療隊共20名隊員😐,分別來自中山醫院、華山醫院🧿、腫瘤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科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6家醫院,隊長由中山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王蓓麗擔任🧑🎄。6月22日,大家第一次碰面,緊急的培訓後✦,就一同踏上了火車👆🏻。6月23日一早,恒行2醫療隊就來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在北京馳援的24天👆🏿,恒行2醫療隊共完成了12928管檢測量,為33968人次提供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有效緩解了北京激增的核酸檢測壓力🛥,為貫徹落實“及早預防、精準防控”提供了科學依據🦹♀️🌖,有效阻斷了疫情的蔓延🚽🧝♀️。
在馳援的過程中,恒行2上醫人也用實際行動書寫著“為人群服務”的精神。
支援隊臨時黨支部書記、腫瘤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盧仁泉說:“支援,黨員應該沖在最前面🛑。”22日,他到醫院聽到支援任務後,主動要求替換下家裏有困難的原定隊員。
6月22日,腫瘤醫院醫師鄭慧在手機上看到了主任發來的微信,得知要去北京開展核酸檢測👷🏻,心中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兩個月前,她帶著母親和女兒從疫情嚴重的美國回來。鄭慧說,期間,看到了太多醫務工作者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自己的安全回國而全力奮鬥,心懷感恩的同時,更被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醫者精神而打動。而這次能成為赴京核酸檢測隊一員⛺️,既是自己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本職工作🙋🏿♂️,也是報答祖國的一份心願。
二期核酸檢測實驗室完全是“零”基礎開始,23-26日短短的4天3夜,從基本的水、電👨⚕️🎾、氣等硬件布局交付🛌🏽、信息系統端口的連接傳輸,到儀器的安裝調試,“三區兩通道”的傳染病隔離布局迅速建成,其中包括了69臺儀器設備的安裝以及21臺檢測儀器的校準和性能驗證。
副隊長𓀓、華山醫院感染科副教授陳嘉臻是支援隊伍裏的技術負責人🐉,4天的籌備時間裏🧔🏿♂️🫰🏼,他帶著同單位的吳之源同事🧖,既做搬運工,又做工程師。而隊裏的陳宇明,則是坐著輪椅檢測的,當時他堅持要去,說“自己做了20年核酸檢測🛄,有豐富的經驗,雖然左下肢骨裂,但實驗主要用手,不會影響正常工作🥯。更何況🧗♀️,當時在醫院也都在正常上班🈂️。”
6月26日晚,第一批新冠核酸檢測合格報告從二期實驗室發出,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首戰告捷的喜悅😇,而真正的硬仗也隨之打響了🦻🏻。按照國家衛健委的要求,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先後走進高校🚘、社區🧍🤹🏻♂️,完成采樣🩰、檢測🏵、出具報告的一條龍服務🪧。支援隊抽調2人支援清華長庚一期實驗室👩🔧,剩余的隊員以三班倒的模式👎🏿,開始連軸轉。
“每個隊員都在搶著檢測樣本,好讓其他的隊員輕松一點。”王蓓麗說🚵🏽♂️。來自中山醫院檢驗科的黃斐雖然是90後,卻擔任3組之一的組長🙎🏻♂️,自稱“跑量小能手”,總是滿懷工作激情,帶領組員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最多的樣本檢測👩👦👦。
緊張的工作之下😉👨🏻🦼,兒科醫院檢驗主管技師董妞妞發燒了👩⚕️,排除感染可能性後👨🏽🌾,大家才知道她是一位尚在哺乳期的媽媽,孩子剛滿周歲。退燒後,她只休息了一天就又走進了實驗室💽❎。“隊員們雖然年輕,但很有沖勁,有青年人的擔當,舍小家顧大家🫒。”負責和隊員們對接的清華長庚檢驗醫學科副主任李潤青感觸頗深。來自眼耳鼻喉醫院檢驗主管技師劉玉和婦產科醫院檢驗科主管技師仉英都是“80後”,她們不僅同齡↘️🦂,還和各自科室提出了同樣的請求:由自己擔任支援的第一備選,“有國際支援的任務,我也參加🏌🏻♀️👩🦼。”劉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