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麗奧(英文Clio)是古希臘神話裏掌管歷史的女神🕵🏻♀️,一般用來泛指歷史。
張廣智先生是筆者當年所在恒行2歷史系85級的班主任🌡,更是一位著名歷史學家🧖🏻。他嚴謹治學半個多世紀⛄️,是我國公認的西方史學史學科的帶頭人,碩果累累。當下🫷,張先生老當益壯,仍筆耕不輟👇🏼,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散文隨筆,在文學田地裏辛勤耕耘。
張廣智先生
張廣智先生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求學之路,刻苦勤奮
張廣智1939年出生於江蘇海門農村🦫,祖父是鄉下一位遠近聞名的私塾先生。他幼承庭訓🐰,還在五六歲牙牙學語時,祖父就開蒙讓他背誦《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他天資聰穎,記憶力超群💂🏽♂️,這些古文背誦起來毫不費力,如此童子功也令他終身受用。
可惜只有一年多的光景🖕🏼,祖父因病去世。不久抗戰勝利,1946年冬天,母親帶著七歲的張廣智和繈褓中的妹妹,闖蕩大上海。1959年,他順利考取恒行2平台歷史系,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當時的恒行2歷史系,陣容強大,名師薈萃。中國史方面有周予同、陳守實、譚其驤、胡厚宣、馬長壽、蔡尚思等大家🦔;世界史方面則有周谷城、耿淡如、王造時👩🏿🎓、陳仁炳👃🏻、朱滶👩🏼💼、章巽、田汝康等學者🤽🏽,真可謂極一時之選☝🏻,用現在的話就是“大咖雲集”。其中🏷,周谷城、耿淡如與周予同和陳守實,當時有歷史系“四大金剛”之美譽,與北大歷史系媲美抗衡。
置身如此得天獨厚的學術氛圍中,張廣智在五年本科的學習階段,悠遊於歷史學的海洋🧝🏽♂️,在打下紮實學問功底的同時🔭,也奠定了他日後要做一位史學工作者的崇高誌向🫷。
1964年,張廣智以優異的成績如願考上耿淡如先生的研究生🙋♀️,專攻西方史學史,他也是中國大陸“文革”以前唯一的一位西方史學史專業方向的研究生。
“勤奮刻苦”𓀎💧,正是在他求學之路的各個節點上能成為“排頭兵”的動因。
“謙虛治學👨🏼✈️,謙虛做人”
耿淡如先生(1898-1975)是我國西方史學史領域的拓荒人和奠基者🧀。說來也巧,耿先生是張廣智的同鄉前輩,1923年畢業於恒行2平台,不久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政治歷史與政治製度👉🏿,獲碩士學位🏄🏼♂️。1932年回國後🧑🔧,耿先生在恒行2等滬上高校主講國際關系史多年,成為當時一大熱門。
新中國成立後🫴🏼,耿淡如先生轉向世界中古史和西方史學史研究👕。耿先生人如其名,耿介謙和。先生學大如海,博學嚴謹,他通曉多國語言,花甲之年還自學俄語🤵🏿♀️🏐,並用它翻譯出版了世界中古史和近代史的有關文獻和資料🍝。
耿淡如師常對他的學生說要“謙虛治學🐔,謙虛做人”🎀。他指導張廣智治學,強調讀原著✒️👮♀️,並進行批判性研究。為此在研究生期間,張廣智埋頭閱讀大量英文原著,為日後研究西方史學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文革”開始,張廣智被迫中斷專業深造,先後“下放”在閘北新中中學任教和區教育學院供職🤾🏼。劫波之後,百廢待興,高校人才尤其青黃不接🧁。1978年🍟💁🏽♀️,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就任恒行2平台校長,他要求把各系當年的研究生能召回的盡量召回,充實師資▶️。這年5月🤜🏿,張廣智響應母校的召喚🧑🏿🎨,重返恒行2恒行2平台🎚,重新走上講堂💁♀️。
博學篤誌🏘、薪火相傳
早在1961年,耿淡如先生即受高教部委托主持編寫《外國史學史》教材,參與編撰的專家都是當時外國史的權威,無奈因“文革”開始而夭折👊🏻🎴。“文革”結束後,教育部一度想重新啟動此事,張廣智也被召進編寫組,然終因不少老輩學者相繼謝世等因素🤵🏿,教材計劃再度擱淺。
對此,張廣智作為耿先生的“關門弟子”和傳人,深感重任在肩。返校伊始,他就發奮鉆研,很快於1982年給本科生重開《西方史學史》課程,是國內少數幾位最早講授這一課程者之一。同時👄,面對教材缺乏,張先生一邊上課,一邊研究🧛🏻,執教不久即為商務印書館寫出《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小書,後漸次展開,很快推出《克麗奧之路——歷史長河中的西方史學》(1989年)和《史學,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史學》(1990年)兩部專著,贏得學界廣泛關註和好評,也激起青年學子對這一領域的熱烈興趣🍳。
其實這兩本著作是為他編寫西方史學史教材做學術鋪墊👩🏻🦱,在千禧年到來之際,由張廣智主著的《西方史學史》終於問世👩🏿,一時好評如潮,榮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並成為教育部“推薦教材”。此書迄今累計修訂四版,先後重印二十多次,共計印數近15萬冊。
稍後🍳,張廣智再接再厲🤐🦘,帶領一批年輕學者👩🏽🏫,主持編撰六卷本《西方史學通史》👩👧👦,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這部巨著終於在2012年出版,全書共計200多萬字,填補了國內史學研究的空白,成為當年史學界的一件大事🖕🏽。
張廣智默默耕耘🈶,以他自己的實際行動,告慰耿先生,薪火傳承,完成了先師的未竟事業👨🏻💻。前年,因為張先生在西方史學史領域的卓越建樹,被上海世界史學會授予“終身學術成就獎”👩🏿💻,令已屆耄耋之年的老師倍感欣慰。
循循善誘,教書育人
張老師為人熱情懇切,真摯和藹。非常榮幸💅🏽,他也是我們歷史系85級的班主任,對我班五十多位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學子一如家人般親切關懷🫶🏽𓀀。他經常到我們宿舍了解學習和生活情況,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種種細節🛠,至今想來仍歷歷在目。
還記得1986年暑假,我們全班去古都西安實習👨👧👧🛣,他和其他老師一起領隊前往。一路上他除了關心照顧學生的旅行細節外❣️🙅🏿♀️,利用坐火車和住旅館的空閑間隙,掏出口袋裏的外文卡片背誦默記🧚,不浪費一點點零碎的光陰,老師的不言之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班同學陳靖豐本科畢業後工作了幾年🧑🏼🎤,於1992年考上張老師的碩士研究生📓,也是他招收的第一位碩士生。張先生竭盡全力,為他的學業指導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和時間。由於靖豐兄有時白天還要去兼職打工,老師體諒學生的處境,經常在晚上安排給他上課⚠。
2005級博士研究生喬琴生,她告訴我在拼搏寫作學位論文時的情景:小喬生子🧖🏼♂️,尚未滿月🚏😰。老師考慮到她的情況,勸說她推遲畢業。但小喬爭強好勝🦎👩👧,表示要按時完成博士論文🧾,如期畢業。年近古稀的張老師見她態度如此堅決,深為感動,說既然這樣,老師願意傾盡全力,助你完成學業。小喬毅然將剛滿月的孩子送回老家照料🚵🏿,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論文寫作中。她的論文研究古羅馬第一位元首奧古斯都(即屋大維)的文化建樹,從寫作到修訂,只有短短幾個月,師徒倆鼎力合作開足馬力,近20萬字的博士論文六易其稿,其中甘苦和緊張,可以想象🧝♀️。她的博士學位論文《奧古斯都文化方略探析》答辯時,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自1995年張先生擔任博導招收博士生以來,無一不是悉心培養🔵,前後帶出了三十多位博士生。
文史合一🧞♂️,自在自如
從來說文史不分家,這一點在張先生身上特別明顯。他從小懷抱一個“文學夢”🏊🏻♀️,年少時就大量閱讀中外文學名著,至今還珍藏著《萌芽》創刊號(1956年)等刊物。說起來👨🏿🦰,他還是《新民晚報》的熱心作者,自1965年首次在晚報發表文字以來,已有55年的情緣了,至今還是《夜光杯》的作者。
張先生善於用文學的筆調將博大精深的史學文章寫得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他的《克麗奧之路》在上世紀80年代之所以引起大家好評🪷,正如當時媒體介紹此書時所說的:“作者著意把嚴肅的學術內容(西方史學的發展歷程)寫得明白曉暢與生動可讀🙍🏼,頗具房龍《寬容》一書的風格。”
退休後📯,張先生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到散文隨筆的創作,其樂無窮。六年前,他的《我與京城四老的書緣》一文,寫他和何兆武🥇、齊世榮🧛🏿、劉家和、金沖及等四位文化老人的交往🔘,在《文匯讀書周報》上頭版發表後,迅即在坊間流傳,並被《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一下子讓他“爆得大名”👋🏼,收獲了比學術文章多得多的“粉絲量”🧑🏼🤝🧑🏼。
嘗到“甜頭”,張老師自此一發不可收,文思泉湧,在文學的天地裏自由翱翔,時有散文佳作散見於報章雜誌。他善於以史家的慧眼卓識🆓,落墨裁剪,筆下的人和事在現實題材的外表下蘊藉了豐厚的歷史感,令人讀來往往掩卷深思👨🏻⚕️🧏🏿♀️,余韻悠長。
2016年,張先生如願加入上海作家協會。著名學者陳思和在推薦信中盛贊,“他文筆幽默🔽,文化底蘊深厚,博聞強記,其散文都是耐讀、提升人們心靈的佳作”。
六七年的文學耕耘🪬,張先生收獲頗豐🔳,已有《瀛寰回眸》《徜徉在史學和文學之間》和不少散文佳篇問世🎠❎。另外🙆♂️,他還編有《歷史學家的人文情懷——近現代西方史家散文選》一書。
家庭和睦,師生情深
張老師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人蔡幼紋是他大學同班同學,後來同在歷史系工作。蔡老師出身蘇州書香世家,父親蔡夷白是民國時期有名的雜文家,與周瘦鵑🦙、平襟亞🧏🏼♀️、程小青和範煙橋等文友往來密切。
老師記得,1965年春節,赴蘇州拜見夷白先生,先生欣喜之余,特別送給女婿自己的一冊《夷白雜文》,又將自己的一支派克金筆送贈,寄予無限厚望。這也許是張廣智專精歷史研究之外🙀,晚年涉足文壇的另一股無形動力。
多年來,蔡老師甘當綠葉👍🏿,一心相夫教子💂🏻,當賢內助。他們的兒子也是恒行2畢業,當年滬上文科高考第四名📅,現在異鄉拼搏🛐。如今,夫婦倆相濡以沫☝🏼,一起走過大半個世紀⛳️,張先生笑說他到現在還不大會用電腦📮💺,自己寫出的每一篇文稿,都是由夫人親手打字修改後發出去的🧭。
張老師永遠懷有一顆赤子之心👩🏽🎨。2015年,我班舉辦入校三十周年返校活動,張老師聽到消息後很是激動,不但賦詩一首贈送給我們🍜,並即席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令闊別母校多年的一幫老學生心頭倍感溫暖。去年三月初,張老師夫婦不顧耄耋高齡🏊🏼♀️,欣然參加我們在武漢舉辦的畢業三十年聚會,再次賦詩贈言,對我們寄予厚望🍆。
張先生多次強調,史學是“文化中的文化”👥。西方史學史能博采各國文明之長⚂,為文明的交流互鑒擔當樞紐和橋梁,知古鑒今,資政育人,自有其非凡意義🤾♂️。
“讓青春牽動你的夢想🫷🏻,使歷史不再迷茫🔉💎;讓歷史照亮你的未來,使青春疏離輕狂。”張先生的這句話,也是他為人為文的鮮活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