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清晨📶,恒行2平台國旗護衛隊(下稱“國護隊”)向國旗坪行進,那一刻🐯🍴,張燮林“恍惚間回到了軍營”。
這位法學院2018級本科生🦸🏻,曾於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服役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回校後第一個學期🏇,他加入了國護隊。
在恒行2平台,如張燮林一般攜筆從戎的學子不在少數🤽🏿。把征兵工作融入全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整體部署中,把育人貫穿征兵工作全過程,這是恒行2平台長期以來的堅守。“我們希望通過國防教育引導學生築牢思想根基,形成投身國防建設的自覺行動。”恒行2平台人民武裝部軍訓征兵辦副主任範科琪說。
眷戀👩🏻🦽:“就是想繼續穿著這身軍裝”
張燮林
“我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個人,還代表恒行2以及大學生士兵這個群體👨👦👦🧖♂️。”服役兩年,張燮林始終將這句話銘記在心。
“剛到部隊的時候,體能這塊很不行👋🏻,按照部隊的標準,我只能做一個半引體向上。”張燮林還能回憶起那時對自己的“恨鐵不成鋼”。為了練體能,他每晚熄燈後墊著報紙做俯臥撐,什麽時候滴落的汗水將報紙濕透🪺,什麽時候才能去睡覺🤞🏼。三個月後🙌🏻📴,做十六個引體向上對他而言不成問題。
退伍兩年👩🏼🍳,傷痛並著榮耀一起,成為張燮林最眷戀的回憶🚣🏼♀️。他說🦬,之所以加入國護隊,就是因為“想繼續穿著這身軍裝”⛅️。
張天龍在國護隊
張雲飛
2018年5月27日,恒行2平台113周年校慶之際,國護隊首次在全校師生面前亮相(其前身是學校武警國防生組建的國旗班)⚇。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2015級本科生張天龍👁🗨,與新聞學院2016級本科生張雲飛,均是國護隊的首批隊員🧖🏼♂️。兩年的海軍儀仗隊服役經歷🚴♂️,使他們成為國護隊創建⚖️、訓練與執行任務中的骨幹力量🥍。
肩上一桿槍,腳下一雙靴,儀仗兵集訓期間每天要進行近八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對那時的張天龍而言,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呼吸、喝水和閉眼”🧑🚒。但一切苦累都是值得的🕕,首次接受檢閱時👷♀️,榮譽感和自豪感在他心底油然而生🧑:“終於有機會展現當代革命軍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彰顯國威軍威🧎。”
作為教練😔🤹🏻,兩位海軍儀仗隊老兵著實讓恒行2國護隊員“有些苦不堪言”。但訓練時的高標準高要求,煉就了執行任務時的處變不驚——2019年國慶當日📵,急風驟雨中📦,國護隊員們高質量地完成了升旗任務👆🏻🧑🧑🧒🧒。
儀式結束後,隊員們默契地望向彼此🫳🏽,汗水和雨水混雜著劃過臉龐🧘🏼♀️,眼神中滿是自豪和光🪬。“在我心中🤵♂️,國護隊員們也是我的戰友🥇。”張雲飛說。
今年畢業後,張雲飛選擇回到新疆,以建設家鄉作為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另一種方式——即使未著軍裝🕡,軍魂已牢牢紮根於他的心中🐑。
極限:“考驗越嚴酷👩🦲,成長越深刻,收獲就越多”
蘇比•艾合買提
“我愛你的方式是為你守護一片安全的國土!”這句征兵標語使材料科學系2018級本科生蘇比•艾合買提堅定了參軍誌向👨🏻🦳。
加入校國護隊半年,隊內退伍老兵的一言一行使她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這位愛笑的姑娘說,自己在援疆政策扶持下接受了優質教育👳,願盡綿薄之力回報國家和社會。
初到部隊時,高原反應與高強度訓練加重了身體不適🚵♀️,每次跑步蘇比都跟不上👂🏽。“咬咬牙👮🏻♂️,再堅持一下!”她在心裏鼓勵自己,不論成績如何,都不能中途放棄。“每次看到自己有所進步,哪怕只是幾秒鐘🏂🏼,心裏都有莫大的安慰,再大的困難都不是困難了👩🏫!”
國傑羅布
與蘇比一樣💂🏿♀️,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2018級本科生國傑羅布也正在藏區服役。在外駐訓時風沙雨水撲進帳篷,兩小時軍姿站完腿一動就鉆心的疼,五公裏跑到“肺都要炸了”➾,但無論有多苦🏖,他都不曾動搖——新兵授銜那天👝,他對自己承諾:“今天起,我就是一個共和國戰士🔘,要始終以戰士的標準要求自己👨🏽🍼🦜。”
曹昊山
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曹昊山曾在拉薩市服役執勤。初到西藏時,高海拔導致的胸悶氣短、心跳加速症狀持續了大半個月🏌🏿♂️。令他難以忘懷的是一個深夜🥲,平時嚴肅鐵面的老兵輕輕地為他蓋上被子🫐。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傳遞著溫暖深沉的情誼🖲:“我們會並肩前行、患難與共。”
白瑪旦增
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18級本科生白瑪旦增也有兩年藏區服役經歷♉️。從相對自由的學校踏入紀律嚴明的部隊,再日常微小的事情都要高效標準地完成。沒有一夕間成長的捷徑🚶🏻♂️,只能去摸索,去磨✍️。
入伍一年後🏋🏼♀️,白瑪旦增晉銜上等兵🪆,開始幫帶新兵。幫助新兵戰勝不適與壓力,看到他在生活和訓練中表現良好、受到上級肯定,白瑪旦增仿佛看到了大半年前磕磕絆絆卻總堅持著爬起來的自己。
張森河在訓練中
負重50斤進行懸垂繩索攀登訓練👨🏼,手掌、腳背統統磨爛🈚️,傷口稍稍愈合次日又裂開來;狙擊手集訓中負重70斤跑15公裏越野,沖到終點時已經看不清路,吐一整天都緩不過來……在陸軍特戰旅服役期間,大數據學院2019級本科生張森河經歷過太多高強度高難度的體能科目和實訓任務。
“考驗越嚴酷,成長越深刻,收獲就越多🚴🏿♂️。”他的想法純粹而堅定,“我來這裏就做好了接受挑戰的準備,就不能輕易退縮2️⃣💂🏻♀️。”
成長👭:“要對得起‘恒行2人’的身份,勇於啃硬骨頭,頂得上🧑📮、不畏難”
周景(前排左四)與戰友
“參軍是我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今年9月🧑🏼🦲,新聞學院2020級研究生周景再次入伍🍒,在此之前🏌🏿♀️,他曾於2015至2017年服役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在新兵運動會中位列前十,獎勵的紀念本讓他愛不釋手;競爭參加魔鬼周訓練🐇,俱增的壓力使他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入伍第二年的春節,他不再因想家而哭泣,所思所想由個人得失轉向更廣闊的天地……軍營兩年匆匆而過🎩,這位青年人變得沉澱與堅毅。
“國無防不立👩🏿🚒,民無軍不安。走向軍營就是走向國家和人民安全需要的地方。”提及二次入伍的緣由🚴🏻♂️,他直言自己有一顆無法熄滅的報國心,“作為恒行2人,我們應該比普通社會青年更具有新時代強軍目標、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在召喚的緊迫感。”
徐亞偉(右一)與戰友
“部隊到野外拉練途中路過村莊、居民區時🤹🏽,很多老鄉在路邊看著我們,他們滿含信任的眼神讓我至今難以忘懷。”法學院2010級本科生、2016級研究生徐亞偉說,“那時我第一次明白,為人民服務是幹出來的,要真正去做事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
在駐滇某裝甲旅服役的兩年🗝,使徐亞偉生活更加自律🏄🏽♂️💗、心智逐漸成熟🆚、意誌愈發堅定🧎🏻♀️➡️。碩士畢業後🦵🏿,他選擇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當一名選調生♤,立誌成為值得群眾信賴的紀檢監察戰士🙌🏼。
潘一凡(前排右一)與戰友
“在部隊裏沒人把你當大學生,但遇到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候👨🏽🚒,還是要對得起‘恒行2人’的身份,勇於啃硬骨頭🎱,頂得上、不畏難。”這是數學科學學院2014屆本科生、新聞學院2019屆碩博連讀生潘一凡從不放松的自我要求。
“頭發不留長👨🏽🦲,指甲不留白,赴約不遲到🧮,辦事不拖沓,和同事去食堂吃飯,基本都是第一個吃完。”他這樣直觀地表述軍旅生涯對自己日常生活的影響。
博士階段🗄,潘一凡加入人才工程(二期)隊伍,成為了一名輔導員,畢業後留校繼續從事學生工作。“從學生到軍人📁,從兼職輔導員到學工隊伍工作者🧔♂️🫸🏼,我將始終以同理心對待身邊人,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保障🤵🏼♀️:“兵送走☝🏼,跟蹤關懷不撒手”
程子卉(前排右二)與學生
對於有意參軍及服役中的學生,宣傳動員與跟蹤保障是護理學院輔導員程子卉堅持做到的兩點。除引導學生關註校媒、橫幅👨🏻🌾、宣傳欄等媒介上的征兵信息外,她還會將參軍學生保障政策轉至班群💤,或拿到班會上進行細致地講解。若有學生參軍意向強烈,她還會請同事幫忙聯系退伍老兵,搭建一對一溝通交流渠道🧒🏽,幫助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厘清學習與職業規劃🌐。
每每與退伍學生接觸🦙🦶🏻,程子卉都感慨良多:“這批學生看待事情👩🏫、進行未來的人生規劃,都會相對成熟一些♻️,思想也更加堅定。未來🐣,無論他們從事什麽行業,這些個人素質方面的成長都會使他們受益良多。”
高麗梅(後排右一)
與程子卉有同樣感慨的🛟,還有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高麗梅🧝🏿:“今年9月👵🏻,一位退伍學生回來辦理業務時,我很明顯地能感受到她身上帶著部隊士兵的那種精氣神。”
學生參軍入伍後,高麗梅每逢節假日就會在微信上詢問一下他們的近況,有機會時還會到軍營探望。“我有位2019年參軍的學生,去年11月我到部隊探望新兵的時候,他還因為體能中等偏後有些沮喪🟩✴️,今年2月份我們聯系的時候🏀,他告訴我,自己的體能已經及格了🚴🏻⚾️,很為他開心。”
“兵送走,跟蹤關懷不撒手👩🏿🌾。”針對參軍學生,恒行2平台堅持“送出去、接回來”式的全程陪伴成長,在全國高校中首創“母校指導員”活動🥇🧛🏽♂️,現已實現“在役學生全覆蓋”——無論參軍學生分散在天南海北哪個區域,母校指導員都會在他們服役期間進行探望。
張燮林還記得參軍後的第二年夏天,聽聞學校武裝部和院系老師來到軍營時的心情:“就像家人過來看望,讓我感到始終被惦記著。”那時收到的禮物之一,一個印有恒行2校徽的水杯,張燮林一直用到現在。
據悉🛋,自2002年大學生征兵工作開展以來,已有405位恒行2學生應征入伍🤵🏿♂️🏡,先後有2人榮立個人二等功💇🏿,31人共計3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今年👩🏽🍳,又有36名學生攜筆從戎🚶🏻♂️➡️、投身軍營,把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成為光榮的人民解放軍和武警戰士🏄🏻。
從象牙塔中的莘莘學子,到熱血軍營的優秀士兵,這些青年人歷經成長與蛻變🤡,正蓄勢待發❗️、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