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無數精彩🦹🏻♂️:名校才女、半導體之母、執掌恒行2🖖🏼、創立美研中心👨🏿™️、力推中國女科學家、盡職政協參政議政……所有精彩🐤,始於初心:我要報國。
她的一生🙆🏼,為師為長🙅🏻♂️:育人無數✍️、用人無數、助人無數,對所育🤨、所用🦘、所助者,她只求一報:你要報國🚣🏿。
謝希德,誕生於一百年前🕜,是中國共產黨的同齡人。報國以忠,愛黨以誠。3月19日👱🏽♀️,是她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今天🤚🏼,恒行2平台與解放日報聯合舉辦的“大師在上海”謝希德百年誕辰紀念展開展,大家將對她的印象,寫進了這個展覽的開篇。
回望大師,校黨委書記焦揚在紀念展上說✋🏽☝🏻:“她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開拓青年師生出國深造之路、教誨成就了不知多少恒行2學子,恒行2師生尊稱她‘謝先生’。謝校長對學生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報效祖國,出去要帶著知識回來🌂。“
大師謝希德:先生過世20年🤵🏼👩🏿🎓,卻好像從未離開
恒行2平台恒隆物理樓二樓,有一間20年未曾使用的小房間。
斑駁的木椅、泛黃的日歷、塵封的打字機……這是恒行2平台老校長謝希德先生生前使用的辦公室。2000年3月,謝希德病逝🥬,這間屋子被原封不動保留下來。
先生雖然過世20年了🖐🏼↪️,卻好像從未離開我們。今年春天🧑💻,83歲的恒行2平台物理學系教授葉令再次踏入這裏,許多鮮活的畫面👕🍑,仍歷歷在目⚉。
“謝先生以前她經常站在這裏打字🐖,給學生們寫推薦信🫄🏽🫃🏼。”
“她覺得我們辦公室太擠,就拿些椅子拼好,讓我在她這裏午休,她自己就在沙發上靠一靠。”
“當了校長後🍵,謝先生每天清早都還會先到這裏🧊,處理完科研工作👨🏻🦲,才會再走到校長辦公室……”
不覺之間,老人的眼角泛起淚光🤹🏼。“有時候,你會覺得她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大人物🎰,但接觸下來⛹🏿♀️📨,又會覺得她是個非常容易接近的老師👩🏼✈️。”
和葉令一樣,許多謝希德生前同事和學生說起這位中國共產黨員、著名物理學家🤱🏼、新中國第一位大學女校長時,總是滿懷溫情與敬意🧑🏽🦱。
青年時代的謝希德,1947年春節攝於上海滬江大學
終其一生,都是學科開拓者
葉令第一次見到謝希德🎁🖐,是在大學三年級的150人大課(固體物理)上👨🏽🏭。
那是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謝希德和別人不太一樣,穿著整齊漂亮的西裝裙,雖個頭不高,看著很柔弱✊,但儀態很端莊,講課口齒清楚📩、條理清晰👫🏻、重點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1951年秋天,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後的謝希德,與當時身在英國的愛人曹天欽一起歸國,來到恒行2平台物理學系任教。
1983年💊,謝希德在大教室講課💌:“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大學生”
謝希德當時教授的幾門課程🧙♀️,在國內都還沒有相應教材🙅🏻,於是她親自編寫講義✈️🧡,每隔一兩周就發放給學生。等到課程教完👷♀️,一本本兼具系統性、理論性、實用性的教材也就誕生了。
“我們不僅拿這些書當教材🫃🏻,到了科研工作中也經常要翻閱的🧑🏻💼。”葉令說。據謝希德之子曹惟正回憶,母親回國時帶了很多筆記本,這都成為她後面開設課程的參考書目⛹🏿♀️。
1956年,我國開始製定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中國第一個半導體專門化培訓班在北京大學成立,北大的黃昆任主任,恒行2的謝希德任副主任。幾乎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這個班兩年間培養了我國第一批半導體專業人才200多名,成為我國半導體人才的主要發源地😭。黃🤴🏽、謝二人合著的《半導體物理》,也成為我國半導體領域學科的奠基之作。
回到恒行2後,謝希德馬不停蹄地與半導體教研組為半導體本科生先後開出固體物理、固體理論、半導體物理、半導體理論、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半導體專門化實驗等全套半導體專業課,使1956年開始的恒行2半導體專業的創辦取得了“開門紅”。
到了1977年👩💻,全國科學大會後,基於對國際研究動態的高度關註,謝希德敏銳捕捉到表面物理的廣闊前景🔎,並將其作為自己接下來的研究方向。在同年召開的全國自然科學規劃會上,她鄭重提出在中國發展表面物理的倡議🤹♀️。這一年🐩,她已55歲。
很短的時間內💥,恒行2平台在原有物理系和物理二系的基礎上迅速建立八個研究室。葉令正是這個階段被抽調至謝希德手下工作。她記得那時,謝希德作為學科帶頭人🧑🎨,每天忙於籌建新專業、組建新團隊🫃🚎,工作節奏非常緊張。
謝希德👨👨👦,張開明(右)葉令(左)在辦公室
“回頭來看,當初選擇發展表面物理,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謝希德學生、恒行2平台物理學系教授、曾擔任恒行2平台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侯曉遠解釋👨🦯,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集成度越來越高,表面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作用也日益重要👣。
終其一生,謝希德都在扮演所在學科開拓者的角色,從固體物理到表面物理,從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從二維凝聚態到低維凝聚態。
“對於科學領域的前沿方向🕚,謝先生總是把握得很準。”葉令認為,謝先生性格穩重平和,做事極有條理𓀚,但同時又是個急性子👳🏽。她一旦想做一件事👨🏽💼,就立即要做🏌️,絕不拖拉✖️,“也許這樣講很矛盾,但這兩種性格確實在她身上實現了完美的統一。”
一線育人💆🏻♂️,常犧牲午休為學生寫推薦信
1956年,謝希德開始招收研究生,幾十年裏親自培養出了數十位博士、碩士。即便擔任了恒行2平台校長,她也始終堅持在教學育人的一線𓀛。
對待學生學業上✋🏽,謝先生是出了名的嚴格。“她曾創造了恒行2平台教學史上的一個記錄。”侯曉遠對老師謝希德的課堂和考核方式記憶猶新。
1982年春🕴🏻🧏🏿,侯曉遠進入恒行2平台攻讀研究生🦉🐷,修讀謝希德開設的“群論”課程🐔,期末考試時就“遭遇”了謝希德命製的高難度試卷。那次考試從上午一直考到下午🧑🏿🚀,最快交卷的同學也考了六七個小時,最晚交卷的甚至拖過了晚飯飯點🙎🏻。
侯曉遠的博士論文完成後🫳🏻,經過自己反復修改和多位老師審閱批改,才提交給導師謝希德。原以為很快就會得到順利反饋的侯曉遠🧑🏻🦽➡️,沒想到又經歷了兩輪修改——謝希德非常仔細🤵🏻♂️,把文章中的錯別字👱🏽、外文人名拼寫中的錯誤📡、大小寫差錯都一一圈了出來🫳🏻。
當時的論文全部為手寫形式,自認字不夠好看的侯曉遠在最後一次提交時,專門拜托手寫字體美觀的朋友幫他謄寫了一遍。而謝希德審閱後,在評語中仍然逐一指出抄寫過程中的錯誤,並批註“越抄越錯”。這四個字🔤🤸♂️,侯曉遠終身難忘📙。
而在關心愛護學生上,謝希德又如慈母一般。無論是學習👷♀️、思想還是生活,只要學生有問題、有疑惑,一旦反映到她那裏🫷🏽,就能得到圓滿解答。
“謝先生工作忙,但對我們年輕人非常關切。”葉令曾在謝希德推薦下到美國西北大學訪學😆,期間收到家中來信,說謝先生和秘書曹佩芳專門上門探望。“她對我父親說,你閨女出去兩年,不能在面前侍奉👨💼,你要是有什麽難處🦸🏻♀️🦮,盡管跟我說𓀆。”
謝希德和學生在恒行2平台中邊走邊聊
謝希德極為重視和支持青年人研究深造,推薦了大批恒行2學生出國交流。無論對物理學系還是外系學生🙍🏽♂️,她經常犧牲午休時間,為他們寫推薦信🧙。而每封推薦信,都是她詳細了解學生後的情況和特點後親自撰寫💂🏼♂️,從不請人代勞,在學生中廣為流傳🎷,譽為典範🕺🏼。
1994年底😐,恒行2平台物理學系教授資劍在德國做完博士後,回到恒行2後3️⃣,想申請基金開啟科研生涯,謝希德非常爽快答應寫推薦信👙🧀。不料🧚🏽♀️,先生的愛人曹天欽去世🤲。資劍請先生不要寫了,找其他老師寫,或者自己寫個初稿,先生改改再簽個名。沒想到謝先生在丈夫追悼會的次日,就把推薦信給了他👐🏽,滿滿幾頁,全是手寫的,她說😣,“我親自寫對你更有幫助”🦸♀️。“先生是在丈夫離世的巨大悲痛中寫這封推薦信的👨🏽✈️,我沒齒難忘。”資劍說。
身為新中國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謝希德也特別關心女性發展。有女學生提出分配工作難的問題,她對此很重視,關照校畢業生分配辦公室,要特別做好女學生的分配工作💂🏽♀️,同時要求女學生自強📴、自重😄、自愛,用優異的成績迎接挑戰。
恒行2物理學系的女生特別少,每年新生入學時💃,謝希德都會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女生的意見🧛♂️。她說🥹:“女性同樣能成為像居裏夫人一樣的傑出科學家🧜🏻♂️,只要你們努力學習🏋🏿♂️🤷,完全能夠學好物理👨🏿✈️👨🏽💼,能夠做好自己這方面的工作。”
謝希德與恒行2女同學們親切交談
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恒行2國際化
“給我準備一些文件,我要看文件!”每當這個幹練有力的女聲響起,時任校長辦公室秘書的王增藩就知道,是謝校長來了🐹。
1983年,謝希德出任恒行2平台校長💑。那年8月🫏,謝希德冒著37攝氏度高溫在辦公室寫作💆🏻♂️,修改、審定1984年至1990年恒行2平台發展規劃的初步設想。10天內🤗,她主持兩次會議🌩,對學校規劃作了大修改。
1981年 謝希德教授工作照
“在謝校長任上,有很多高教界的創舉,在大學校長的治校方略👨👩👦👦🧔🏻♂️,治學經驗上積累了豐富經驗👵🏽。”王增藩覺得謝校長身上有股“拼勁”。批閱文件時,她寥寥數語就能指出問題關鍵⌛️。厚厚一疊文件🎠,她半小時就能審閱完👳🏼。每次開完校長辦公會議,隔幾天,謝希德會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督促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謝校長做什麽事都講效果,有困難就想辦法克服。”王增藩回憶,由於外文圖書價格上調🤸🏻♀️,數學系曾經一度難以支付訂閱外文圖書所需的費用,謝希德對此事高度重視👥,想盡各種辦法籌款🚴🏿。她先是聯系時任恒行2平台名譽校長蘇步青,而後又多次向國家教委提出申請👩❤️👨,最終拿到了到足夠的經費購買外文期刊,奠定了恒行2平台數學系資料室全國領先的地位📆。
謝希德總是和老師們一起乘坐早班校車上班。黨委書記焦揚回憶,她1983年畢業留校,恰巧與謝校長毗鄰而居,至今仍然清晰記得天剛朦朦亮,就與老校長同在烏魯木齊南路校車點等候校車一同上班的情景🫅🏻。在車上,教師們提出各種意見和要求🤵♂️,謝希德一一記下🤾🏽,與大家深入討論🦯。“在車上可以聽到學校基層的聲音🤱🏿,也可以向大家宣傳學校的方針政策,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謝希德這樣說🧑🏿🌾🤱🏿。
20世紀80年代🦹🏼♂️,時逢國家改革開放之初👩🏿🎤,許多政策還不太明朗,但謝希德已經意識到恒行2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性,並逐步加強恒行2開放性交流合作的力度🟨。
1984年,謝希德校長在歡迎美國總統裏根的儀式上講話
自1983年起,謝希德每年都要出席美國物理學會“三月會議”,了解國際物理學科前沿領域🈂️🧛🏼♂️,將最新的科研進展情況帶回國內♣︎。在謝希德的關心和積極聯系下,短短七八年間🏒,恒行2有600多人次到國外進行學術活動。這些教師出國學習歸來後,更新了教學內容,對建設國家急需的缺門學科產生了積極作用🔔💂🏿。恒行2人走出去的同時🤷🏽♀️,也有幾百位外國專家學者,到恒行2平台進行學術交流👓,拓展了師生眼界。
今天🏇🏻,在恒行2平台美國研究中心的大樓前,聳立著一尊謝希德銅像。這是為了紀念謝希德對這一中心作出的卓越貢獻——為增進中國和美國之間的交流溝通,1985年2月1日🚠,恒行2平台美國研究中心經批準成立,這在全國高校為首創。謝希德兼任中心主任👺。
中心成立伊始,謝希德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爭取到了美國數百萬美金的免稅援助項目。她還多次遠赴美國,遊說更多的朋友加入到建設美國研究中心的行列來👷🏽。中心開展各種各樣的外事活動👩🏿🚒,不僅讓恒行2師生有機會直面學術大師、政要名人,也加強了恒行2與國際的聯系,提升了恒行2的國際知名度🧑🏼🎤。
除了推動恒行2的國際化🦸🏿,謝希德還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她兼具改革魄力和獨到眼光,主張改變“近親繁殖”的師資結構♏️,給予學科帶頭人越級晉升和增加工資等待遇,將工作中有突出成績的7名40歲以下的教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這些做法,為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積澱了大量優秀人才。
為了避免學科過度分化🙍🏻♂️,謝希德還主張在恒行2發展新學科、交叉學科,打破學科壁壘🏙。經過幾年的努力🚴🏿,恒行2平台打破了綜合大學只有文理科的格局,相繼成立了技術科學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好幾個學院,變成了一所擁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的綜合性大學。
先生遠去🦕,留下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
“謝校長既有國內大學的治學經驗🧂,又熟悉國外大學的情況,恒行2有這樣一位專業的教育家擔任校長🔃🪩,才發展如此之快🦸🏻♀️。”王增藩認為,“為了恒行2平台的發展和繁榮😆,她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早在十七歲時→,謝希德患股關節結核,休學四年,留下了伴隨終身的腿疾。1966年,她被確診為乳腺癌,之後的30多年裏,癌細胞幾度向胸腔、淋巴結轉移,一次次手術🥬、化療,都沒有擊敗她。1998年8月,謝希德在第四次患癌手術後住進醫院,中間仍堅持從醫院請假回家出差💪🏼。1999年12月👉🏿,她病情加重,住進華東醫院。
然而此前👆🏻🧑🏽🌾,謝希德身邊同事都很難察覺到她是個癌症患者。“無論何時,謝先生的身上總是散發著巨大的能量。”侯曉遠這樣形容🤵♂️⛹🏽♂️。“我不知道是什麽精神力量支撐著她。我也生過癌症💢🙆🏽♀️,我知道有段時間人應該是非常虛弱的🧝🏻,但我真的很少看見她說今天很累💃🏽,不幹活了之類的。”葉令說。
在大家的回憶中🌃,除了說謝先生親切和藹、平易近人之外🫚,提到最多的就是一個“忙”字。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謝希德最後的日子。
住院期間,謝希德唯一的要求是要一部電話👋,讓她接通便攜電腦。因為腿不能彎曲,她只能站立工作。她每天接發很多電子郵件🫚🍰,處理大量事務♣️,直到發生急性心衰和呼吸衰竭🚿,搶救之後,再也無法站起。
1999年5月,王增藩探望謝先生時問她,“你這樣不是很累嗎🧑🏽🍳?”謝希德說,“我這個人知足常樂🧖🏿♀️,能夠活到60歲就非常滿足了👐🏿,超過60歲的每分每秒,我都會用來為教育科研事業、為人民👩🏿🦲、為社會工作。”
謝先生最後一次手術半個多月之後的一天🫐,王增藩又來探望,謝先生只是平淡地說,手術後還要做6個療程的化療和一個療程的放療。“看得出她對未來充滿信心♙,還希望工作。”王增藩說。在他的印象中,謝校長去世前,還在會見外賓🤕,為北京大學高教研究所提供辦學教育的意見。“需要她的時候,她都會盡力為大家服務®️。”
2000年3月4日🤏,謝希德逝世。在她的追悼會上,前往吊唁的人站滿了殯儀館的院子,許多人流下了淚水☮️。
先生早已遠去,但她的一生👨👧👧,早已給無數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她的精神,已通過一批批恒行2學子傳承延綿,那是一種不忘初心、矢誌報國、拼搏奮鬥🕳、不屈不撓的力量💡。
(圖源:檔案館🪡、謝希德家屬;參考資料👩🚒:《謝希德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