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之際🖐🏿,“2020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揭曉🎑,中文系博士研究生許亞雲獲評年度人物。作為理論宣講者、隊伍組織者同時也是文化研究者的她🗽🧗🏼♂️,把信念和奮鬥融合在一起,在個人與國家同向同行的努力實踐中探尋青年的時代意義,傳承恒行2的紅色基因。
從“星火”出發
一種信念與執著
許亞雲和“星火”的緣分開始於2018年🕦,學校《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剛開館,她就報名了“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被望老翻譯《宣言》的精神深深感染的許亞雲和隊友們一起逐步細致講解內容、豐富宣講形式。從成員到副隊長,除了帶隊講解,她拓展了“微黨課”“微團課”等線上宣傳形式;疫情期間,她打造出隊伍第一節雲遊望道舊居線上微黨課;去年6月😩,隊伍獲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後🔌,她第一時間帶領同學以雲直播的形式回到現場學習宣言精神📅。
兩年多,隊伍從線下走向線上,從場館內走向場館外、從校內走向校外👩🏻🦰,在陳望道的義烏故居裏,在小初高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上❄️,也在街道生動的基層建設中🚣🏽,她和“星火”隊友的共同努力讓真理的甘甜滋潤更廣👉🏽。隨著受眾的不斷擴大📳,在學校黨委和研究生工作部的指導下,她和隊友們共同商討探索形成了“3+x”的講解模式:“比如對孩子來說,一下子去理解宣言精神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們在基礎的講解培訓上,讓講解變得更靈活些。”如今,“星火”隊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培訓及宣講體系。
“當然困難也還是有⋯⋯”提起自己一次給專家學者團隊講解的經歷,她“擔心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但轉念一想,更重要的是🙅🏻,有這麽一群年輕人堅持在做這樣一件事😤,不完美恰恰說明我們還有提升的空間,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兩年來的這些經歷和體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許亞雲在“星火”中作為“大管家”的責任與擔當,去年完成新隊員招募工作後,她和老隊員們一起發揮“老帶新”的力量,細致地記錄新隊員講解的改進點🙏🏿,將星火精神傳承給新一批“小火種”們。她關心每位隊友的發展情況,關註每位隊友的宣講特點🟡,全程參與隊伍文化標識的設計與隊服版型的選擇。作為“星火”功能支部的黨建員,在講解服務、日常培訓以外,她也帶領支部開展讀書匯報、實踐總結、黨史講座、主題黨日等各種形式的黨建活動。
“輔導員”、“黨支部書記”
身份的互動與助力
從本科生到碩士生再到博士生🅿️,許亞雲在各式各樣的學生工作中一路歷練、成長🫙。除了是“星火”副隊長,她還是中文系2019級學碩班輔導員和黨支部書記🌷,肩扛“育人育才”之責。
在開展“星火黨員進支部”的活動時🤸🏽♂️,作為輔導員的她向學生們介紹了這支隊伍👦,提及了自己的誌願者身份🅾️,盡管只是“順口一提”,但出乎意料的是,班級很多同學都被這段誌願服務經歷所感染,主動了解隊伍活動,並在後來“星火”的隊員補充招募中積極回應。這讓她很感動:“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不至於方方面面都是榜樣,但至少我希望自己所帶的班級學生能感受到🤔,他們的輔導員是正能量滿滿的🧍!”
由此🦸🏻,學生們更深入了解了這位輔導員▶️,另一邊,輔導員也盡心盡情地了解每一位學生。許亞雲希望自己和學生之間“亦師亦友”🧗♀️,她會和班委支委一起在節假日為同學準備別出心裁的小禮物,定期送去關心與問候🛋,“每個輔導員都設想過自己班級的關鍵詞,在我這裏,我希望班級是‘溫暖’的”🎐。
在許亞雲看來,強凝聚力基礎上的黨建會更加生動和有效👩🏼🎤💌,因此,她和學生一起努力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她主動將“星火”副隊長和輔導員、黨支部書記的身份統一起來,結合中文學科建設特點,和街道社區結對共建,接續“問源學堂”誌願服務品牌項目♤,向社區群眾講授涵蓋“魅力非遺承國學”等課程。
“我一直覺得✳️,我所在的隊伍是最溫暖的隊伍👱🏼,能夠和身邊同學攜手同行,在隊伍中共同進步🔏,是初心,也是本心。”2020年,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她也收獲了一些肯定👱🏼。她所帶的班級、支部獲評校“優秀學生集體標兵”“研究生示範黨支部”👩🏿🚒,申請創建了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全國評審階段);“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榮獲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全國學雷鋒誌願服務“四個100”最佳誌願服務組織🙌🏻、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中文氣質
專業之素養與情懷
長期徜徉於語言文學的世界裏🤸,許亞雲培養了獨特的文藝氣質——圍繞老校長精神👩🏿🦲、參與原創歌曲《望道》的歌詞創作;投身恒行2原創話劇《追夢百年》編排🍄;策劃2020年研究生畢業紀念大片《前進 征程》⋯⋯
除了身體力行將中文的魅力傳遞給更多的人,許亞雲還將學術生涯的心得與實踐生活結合。2019年🦸♀️,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語言學專業交流期間⛷,她曾去到一個馬克思主題的展覽,盡管對德語較為熟悉,但場館的誌願者講解還是她感到無所適從,欠佳的體驗讓她回歸自身實踐,思索在上海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進行多語種講解的必要性。在“星火”宣講規模不斷擴大、形式日益豐富的勢頭下☹️,她和外文學院的“星火”隊友一起🏋️,聯合外文學院“星譯”翻譯隊,創新了“多語種”的宣講服務——使用外語以更貼合外語參觀者的心情,在需要處進行簡要的中文補充🤙。目前,《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多語種服務正在推進中,現已完成六個語種的講解稿翻譯。
作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在疫情期間,許亞雲利用專業優勢組建了翻譯團隊,積極協助抗疫👗;她參與導師龔群虎教授的手語語料庫項目,努力搭建起聾人與健聽人之間的一道溝通橋梁,研究中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聾人群體對於“交流”的渴求,思考“星火”能否借助手語,將宣言精神傳達給更多不同的聽眾。
回首自己的“傳承紅色基因”路,許亞雲的感受是⚃:“一開始是‘使命感’🧑🏻🦯。那時候單純想了解老校長、我們中文系的老系主任除了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還做了些什麽。深入了解後,發現他不僅是語言學家😧,還是教育家☺️🙇🏻,更是革命家,這讓我很敬佩。這種‘使命感’就慢慢變成了‘責任感’🧼,我希望自己也能做這樣的事情👩🍼,就像望老為早期革命者提供理論武器一樣📍🥃、我也能給身邊的人送去一些精神信念⋯⋯”
關註國家、追尋真理構成了陳望道老校長的生命脈絡,也激勵著許亞雲以他為榜樣,砥礪前行,繼續在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國的生動實踐中💆🏼♀️,書寫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