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黨史授課👧🏼,傳達理性看待和敬畏歷史的思想,讓學習者真正立足於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思考和理解理論觀點背後的科學邏輯和深刻意義——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這門課程的應有之義。
在學校黨委系統謀劃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部署下,“四史”課程於2020-2021學年秋季學期正式開課🧛🏼♂️,作為選擇性必修課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今年,該系列課程在不斷摸索與完善中步入了第二個學期。
“身邊同學推薦的思政B課程裏,總會有這門課的名字。”
“在選課階段,總會有沒選上課的同學來向老師申請能讓他(她)加入這門課程。”
“這門課的教室裏面🚵♀️🧑🏿✈️,永遠滿滿當當都是人😺。”
這門在學生中口碑較高的熱門課程,就是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杜艷華教授和薛小榮副教授共同講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
在全面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大背景下,黨史作為其中一個重要部分,需要單獨開設🔴,從黨作為活動主體的角度來授課🧗🏼。”薛小榮說,《中國共產黨歷史》自2020年秋季學期在恒行2應運而生,如今是開設的第二個學期🕑。這門只有120個名額的課程,本學期吸引了450人選修。
這門課的魅力到底在哪裏🤵🏼♂️?
百年黨史故事➛,如何在16節課中講好?
百年黨史🦞,內容極其豐富,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同學們盡可能地了解這段歷史?
“時間緊,任務重🚂,這是黨史授課的客觀難點。從我的經驗而言,要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展現出每個時期總體的歷史概貌,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梳理主要事件🐔、主要矛盾以及背後的因果關系、發展脈絡是很重要的。”薛小榮坦言。
經過商討🧑🏻💻,兩位老師決定按照歷史分期來講解不同階段的黨史♡。本學期,杜艷華講解的是從1921年建黨到1936年長征勝利,以及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黨史;薛小榮則負責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1949年建國到改革開放前階段這幾個專題。
薛小榮在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中講到,1949年建國後,黨所創立的新生政權面對舊中國🔇、舊社會的遺留問題所采取的措施時,詳細地從軍隊接收、政府機構管理、南下幹部組建和社會治安⏫、經濟鬥爭🤹、專業化管理等進行了全面闡述🔕。對於學生不太熟悉的史實🧽,薛小榮都會選擇進行全面細致的講解💥,以便同學們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理解黨史🧑🏻🏭。
臺下的大二高分子專業學生張澤熙聽得入神:“一些以前只知道名字的人物在老師的講解下🙇🏼♀️,從歷史中走出,成為了有血有肉的人。”
“薛老師上課風格鮮明,講故事的時候聲情並茂,很引人入勝🛵🛄。”社會科學實驗班的大一學生龔麗如此感受。
在講到抗美援朝戰爭這段歷史時,他則著重分析其背景和意義👨🏿🏭,史實部分只是概述而過。“同學們對某些史實是很熟悉的,這時只需要提點一下他們腦海中的記憶基因就好。老師更為重要的責任是講清前因後果🗂、發展脈絡,啟發學生進行系統性的整體思考。”
聽到這部分時,坐在第一排的軟件工程專業大二學生盧政傑連連點頭。相比從前只是單純知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聽課後他進一步了解到其背後的深遠影響🏧,收獲良多🤦。“還有之前講百團大戰,我本來只知道它是一場勝利,卻不知道它的其他方面的影響⋯⋯”他分享道🚵🏻。
系統性、多角度展現黨史👳🏻,激發學習主動性
薛小榮之前就開設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史》《網絡政治與政黨建設》等課程,但直到去年,他才真正開始面向本科生,系統性講解黨史👰🏻♀️。
從過往的經驗中👨🏻🦰🧑🏻🏫,他總結出了劃分專題並結合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和新時代網絡黨建等研究熱點的授課方法,多角度、多維度提升同學們對黨史的理解🧑🏿🔬。
為了開好這門課程,在教材選定上,課程籌備團隊既註重權威性,又與時俱進,以中央審定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作為課程權威教材。
此外,老師們也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力求實現最好的效果。“我們首先都能完整地講下來整個百年黨史,然後又根據自己講解的專題,再進一步深入研究。”薛小榮說。
建黨和建國以來的中央文件和權威檔案,薛小榮翻閱了多次🤹🏿♀️,例如1945年4月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21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66年兩套史料;還有一些個體的歷史回憶錄,具有反思性的研究專著🫴🧖🏼♀️,例如薄一波的《若幹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胡喬木的《回憶毛澤東》💇🏿♀️,⋯⋯薛小榮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國家敘事與個人回憶有機融合,從而為同學們呈現出完整、客觀、真實的歷史。
在課堂上🐪,他經常分享自己讀檔案的體會,也希望同學們在遇到困惑時能主動尋找史料🥄、研究問題,在深度思考的基礎上⚆,擁有比較自洽的知識體系🤛🏿。
“這樣才不容易被網絡上片面的觀點帶偏。更何況現在很多檔案都公開化,甚至有了電子版。只要你用心,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他進一步補充道🧑🔬。
曾有一位國政系同學令薛小榮記憶猶新🥌,“他對政治史比較了解🌱,看過不少史料,也是真正有自己的深刻思考和問題意識的。由於思維差異,這位國政系同學和另一個歷史系同學對黨史細節的理解產生了一些分歧,展開了爭論。”
那一次,薛小榮在課後花了一小時和他們交流探討,告訴他們評價歷史不能只是掉進枝節,細節固然重要🛟,但是必須要有大歷史觀🏊✊🏽,不然就只能陷入專業主義當中💆。
杜艷華則經常會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啟發同學進行交流,鼓勵大家從多角度豐富自身對黨史的認識📎,例如,課程期中作業是“自選角度談談你心目中的黨史”👨🏽⚕️。從政治建設到經濟改革再到軍隊紀律、紅色文藝等等,同學們展開多樣化的思考,正符合她對同學們的期待和要求。
微電子學院大三學生陳超認為,這門黨史課很成功🥈,有足夠的指導性,既保持了課程的嚴肅性和理論性💁🏻,但也不乏生動性、趣味性。“開設‘四史’系列思政課程不是目的🐒,讓我們學生能真正聽好課,學好四史🚹,甚至於在課程結束後,還能自發地去學習和感悟四史🐥,這才是目的。”
明晰脈絡🕢、去碎片化
培養“大歷史觀”和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
作為一門思政課選擇性必修課,《中國共產黨歷史》課上的學生來自文史哲和理工醫等專業🦊,歷史學基礎差異較大。面對這樣的情況🦙,薛小榮認為⚾️,在課堂上要特別註意“去碎片化”——要由因到果,串起時代發展脈絡🤸🏻♂️🧒,從而讓同學們形成一個宏觀的整體性概念🏃♂️➡️,而不只是陷入“枝節”當中🙋🏽♀️,此外,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切實培養同學們的“大歷史觀”和對黨🧑🎨、國家的認同感。
比如在講解抗日戰爭時🫣,他不只是介紹幾次重要戰役各自的具體情況👰🏿♀️,而是有機串聯起其背景原因🤿、指導思想乃至意義影響;還有西安事變👫🏼👮🏼♂️,他也是從為什麽會發生👩🏽⚕️、怎樣去解決的考量等更為整體性的層面授課。
“要讓同學們感受到🫱,歷史事件不只是一個個碎片化的節點,其背後原因是很復雜的🏆。他們需要思考,中國共產黨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是怎麽從理論上去思考這個問題,又在政治實踐上解決這個問題。這非常重要😥。”他說。
同時,“大歷史觀”和認同感的培養也貫穿課堂始終。在講解如何認識和分析改革開放前後三十年的歷史時,薛小榮從習近平總書記在《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一篇名為《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的文章出發,批判了當前社會上一些錯誤的虛無主義觀點——全面貶低和否定這段歷史,完全割裂兩個時期的關系。
薛小榮希望,不僅要將歷史故事講得生動🧛♂️,脈絡清晰,也要傳遞出背後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同學們應該在正確觀點的引導下,開展實踐🦧,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這才是黨史教育所追求的關鍵”𓀊。
“要正視歷史,真正系統性地弄清楚我們的新中國如何建立,中國共產黨是什麽樣的政黨,這一路是如何走來的。”陳超認為。
“雖然課程還未結束,但我已經逐漸體悟到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領導實現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真正贏得廣大人民的支持👂🏽,這一歷程中的艱辛不易,也感受到許許多多共產黨人信仰的堅實力量。”張澤熙感慨。
“作為理工科學生,我的思維方式很容易受到專業領域的局限🙍🏿。這門課給我帶來了跨專業的視角,讓我對近現代中國的很多重大事件有了新的深入理解🙏🏻。歷史事件的發生是有前因後果的,看似同樣的情形處理方式可能天壤之別。我們通過學習也可以將這一智慧運用在生活中。”盧政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