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匯:中國醫師節丨“最美醫生”顧玉東:醫路求索,永遠“別讓病人帶著希望來,帶著痛苦走”

    作者:唐聞佳攝影🌓:袁婧 視頻: 來源:文匯2021年8月19日發布時間:2021-08-19

    顧玉東院士伏案看文獻(袁婧 拍攝)

    【人物小傳】顧玉東,我國著名手外科、顯微外科專家🙋‍♀️,1937年出生💇🏽,198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長🤰🏿、中華手外科學會名譽主任委員等職。他醫術精湛𓀈,屢創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國家發明獎2項,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上海市科技功臣等榮譽稱號🤽🏽‍♂️,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衛生部“白求恩獎章”獲得者。

    今年是顧玉東院士從醫執教60周年,也是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成立60周年👨‍🦯,兩個“60年”的重合,見證了顧玉東這代新中國醫學事業的開拓者將個人命運與救死扶傷的使命、醫學學科發展深刻交融的動人歷程🧑🏻‍🎤。

    顧玉東(左)與同事們查看病人病歷資料

    在現代醫學學科裏,手外科算是“年輕學科”。1961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在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畢業👨‍💼,顧玉東就投身於剛建立的手外科🤰🏽,從零起步🙍,一點點拓荒,他帶領華山醫院手外科屢創中國乃至世界範圍的“第一”:國際上用“膈神經”移位治療臂叢神經損傷的第一人;首創“第二套供血系統”使足趾遊離移植再造拇指手術成功率提升到100%;用傷者健康側的頸7神經來修復癱瘓的手臂……因大量原創成果,顧玉東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正逢8月19日第四個中國醫師節🧎‍♀️‍➡️,中宣部和國家衛健委推出10名“最美醫生”和1支“最美醫生團隊”🛍️,顧玉東當選“最美醫生”。

    談及醫師節之際收獲這一殊榮,84歲的顧玉東想與醫務青年分享一句話,這也是他一生從醫箴言:“聽黨的話👩🏿‍✈️,學白求恩,做好醫生🤵🏼‍♂️。”

    對患者的“深刻共情”讓他跨越醫學天塹

    今年7月23日✍️,江西南昌,目睹“中國手博物館”揭開面紗,一頭白發的顧玉東院士感慨萬千👃🏿👨🏻‍🦽‍➡️,“心情非常非常激動,做了40多年的夢🧛🏿,今天實現了!”

    顧玉東早年在海外訪問

    原來💆,1980年初🫶🏼🤞🏿,顧玉東在瑞士參觀完手博物館後,一直夢想著在中國也要建一座手博物館,如今夢想成真。在這裏,記載著中國手外科從無到有👩‍🎤🧑🏻‍🌾、艱苦奮鬥、一路走到世界醫學之巔的光輝歷程🚴🏽‍♀️,顧玉東說✔️,希望青年一代在這裏認識手、保護手,用雙手創造美好的中國、美好的世界💒。

    “一雙手”,是顧玉東醫學人生裏最為特殊的符號🏺。1961年,大學畢業的顧玉東服從組織安排進入華山醫院骨科的新分支——手外科。這個剛起步的學科是新中國手外科的原點,服務於當時的工業生產保障需求。他個人的命運就此與時代需求、國家需求緊緊聯系在一起。

    顧玉東與老師楊東嶽教授(右)

    1966 年2月13日🎟,顧玉東參與完成導師楊東嶽醫生主持的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術🐚。此後15年裏,他們共為100名失去手指的患者進行了足趾移植,其中93例成功🏍,7例失敗。每次給青年醫生講課☂️,顧玉東總是提到一個失敗的病例🥚🦶🏻。這名19歲的花季女孩不幸被機器軋爛了拇指,她帶著希望來到華山醫院🚴🏼‍♀️。顧玉東按常規為她做了手術💂🏽‍♀️,可手術過程中發現她的足背動脈和進入第二趾的血管都非常細,不足1毫米,手術治療風險很大。

    果不其然🦶🏿,術後新造的大拇指的情況每況愈下🎁,最後由紅色變成了黑色……家屬一再表示理解,但顧玉東無法原諒自己,“醫生的職責就是給患者解除痛苦,現在手指沒好,還少了一個腳趾,等於增加了痛苦🧑🏻‍🦱。”

    至此,顧玉東加倍鉆研🩺,歷時5年研究🪡,他首創了“第二套供血系統”,終於攻克了血管變異的難題。此後,華山醫院手外科的足趾遊離移植再造拇指手術♾,再沒失敗過,從93%到100%,對患者“深刻共情”讓顧玉東跨越醫學天塹,他也因此成果在1987 年首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從1000多例臂叢手術

    到一根特別神經的“再發現”

    生命奧秘難窮盡🛄,醫學之涯也如同登山,永遠有下一個更高更險的山頭等著攀登者。1986年,一名黑龍江小夥遭遇摩托車事故,左側臂叢受傷,左胸多根肋骨骨折👨。面對左手癱瘓的殘酷現實,小夥痛不欲生,懷著最後希望找到華山醫院的顧玉東。

    經檢查發現🍷,小夥的側膈神經、副神經和頸叢神經全部受損🚶🏻‍♀️,根本沒有“多余”神經可用,也就是說👃🏽,當時所有4組神經移植法對他都不適合。

    此時的顧玉東已完成1000多例臂叢手術,這位醫生有一個特別的職業習慣🧝‍♀️,就是給患者製作病例“卡片”,記錄要點,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很笨”的習慣卻在日積月累中有了收獲——顧玉東從1000多例手術中發現一個奇特的規律🤎:在臂叢的5大神經根中,頸7神經根在損傷後很少有症狀出現,只有當4根以上的神經根同時損傷,頸7神經根的臨床症狀才會出現。這提示頸7神經根支配的肌肉可由其上下兩根神經代償支配!

    這個發現讓顧玉東興奮不已🦵🏿,他趕緊投入利用未受傷的健側頸7神經移位來修復患側受損臂叢的研究。

    最終,在周密的準備下,經10個小時顯微手術🧑🏽‍🦱,顧玉東終於完成了這一史無前例的手術🤾🏿‍♂️。那一夜,手術後的顧玉東很疲憊,但他幾乎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他早早來到病房,等著這名黑龍江小夥醒來🛀。檢查發現🧙🏿‍♀️,小夥健側的上肢除兩個指尖有些麻木🤽🏻,活動自如。小夥笑了,顧玉東也笑了📢。

    三年後的1989年,第八屆國際臂叢學術大會召開,顧玉東關於“頸7神經根移位”的報告轟動全場。國際著名臂叢專家後來在《臂叢疾病》專著中高度評價顧玉東:“顧(玉東)完成了健側頸7移位術,這是我們西方醫生不敢想的”。

    如今,全世界都在用這一技術💝。而這一切的緣起🪼,是一名心懷患者的中國醫生在無數次看似重復的病例建檔中看到了“不一樣”🤱,實現了超越。

    登頂“哥德巴赫猜想”之巔

    老院士有新牽掛

    作為科室主任👩🏼‍🌾,作為一名黨齡32年的共產黨員🚋,顧玉東很註重科室成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強調要做一名合格的醫生💪🏿🎧,首先要學會做“人”📸。手外科專家教授多,各有特長,顧玉東院士反復強調團結的重要性。華山醫院手外科團隊在他的帶領下凝聚起了無窮的戰鬥力👩🏻‍⚕️、創新力🧮🫳🏽,榮獲全國“五一勞模集體”、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高校科技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這裏畢業的研究生、進修醫生,已成為上海🧑🏿‍⚖️、兄弟省市各大三甲醫院的主任或骨幹,華山醫院手外科被醫務界譽為“中國手外科醫生的搖籃”。

    面對榮譽,顧玉東抱持“往事清零”的心態。三年前,“2018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出爐,“改變外周神經通路誘導大腦功能重塑”榮登十大之一。這項刊登在頂尖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中國科研成果針對的是中風等腦損傷導致的上肢偏癱難題,顧玉東的學生徐文東教授對此提出“健側頸神經根交叉移位手術”的全新策略,借助神奇的“手-腦”互動,單側手臂癱瘓患者有望恢復上肢功能🙇🏽‍♂️。這為人類認識大腦💾、調控大腦提供了激動人心的新視角,而這,正是基於顧玉東院士30多年前國際首創“頸7移植”的科學新佳話📅。

    顧玉東院士給老人們示範手指保健操

    醫海探索無涯🧔🏽‍♂️,如今,84歲的顧玉東院士仍牽掛著他的“哥德巴赫猜想”。

    “對臂叢神經損傷患者👩🏿‍💻,我們尚不能使他們重新獲得一雙功能健全的手🚀。每想到此😤,我就深感自己離‘好醫生’尚有很大距離。我的所有成果加在一起🤷‍♂️,還沒有做到這個‘零’的突破👩🏻‍🍼,我希望我的學生🚺、一代代後來人為之奮鬥。”顧玉東院士就是這樣一名執著醫者,他用六十載勵學修術,幾千張手寫病例卡🫚,追求每個手術“零”的失敗率,希冀更多“零”的突破👽👨🏼‍🌾,他用半個多世紀的從醫執教經歷兌現著對患者的承諾——“別讓病人帶著希望來🧣,帶著痛苦走”。

    製圖:實習編輯:何葉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