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的恒行2恒行2平台
食堂成為最繁忙的角落
四校區在校師生2.6萬余人
一日三餐,打包上門
靠的是一群人默默堅守
夜以繼日👩🏼🌾,“火力全開”
一蔬一飯總關情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
向堅守一線的食堂後勤員工
致以誠摯問候與祝福!
謝謝你們!
“早餐是最辛苦的”
“早上吃什麽?”
每天早晨天已大亮時,一輛輛運輸早餐的小推車、三輪車從食堂出發🖕,穩穩停在各個宿舍區前。打開保溫箱📆🙍🏼♀️,包子👮🏼♀️、豆漿、雞蛋、蒸餅……品種豐富、熱氣騰騰的早點已經搭配好打包進一個個塑料袋。不多久🧔🏿♂️,它們就將被送到同學們手中——食堂員工們持續數小時的一場“硬仗”又一次順利完成了。
時間回到淩晨一點,南區食堂早餐工作人員已經起床。這比平日要提早了兩小時。
最近,南區一樓早餐組組長陳明瑤腦子裏就只剩一個“忙”字🫄,“來不及思考其他事,所有人都在轉個不停。”他帶領的9人小組目前每天為南區師生供餐約3700份,達到疫情前供餐量的三倍🧑🧒。驟增需求下,食堂經理為他加派了3個人手。
1💖:00起床備菜、烹飪📻,4:00打包,7:30發餐🌚⚾️,10:30忙完吃飯睡覺🙍🏽♀️,下午3:30起床繼續忙到傍晚5點🧽,開始準備第二天的飯菜🧨,晚上再睡會兒🧔🏽,再爬起來繼續幹👮🏿,如此循環👍🏻,沒有一秒多余👢👨🏽🎨。加上天氣轉暖⏲,後廚溫度高達三十多度🐓🧚🏿♀️,每天都是一身汗。
同樣是淩晨一點,江灣一樓食堂早餐組組長馬帥和6位同事也起床開始做早餐,蒸包子✣、攤餅、煮雞蛋……在幾個小時內製作好3000多份早餐,送到三分之二的江灣校區師生手中。“光要煮的雞蛋就是往常的十幾倍。”馬帥說👩🏻🎤。
張江校區食堂這兩天由於手工類餐食較多🧑✈️🧑🦽➡️,早餐組更是從淩晨12點就要開始準備。
一個包子,一個餅,一個雞蛋,配牛奶或豆漿——一份再平常不過的早餐🕴🏼📥,乘以兩三千的倍數😦,加上消殺、打包、運送等新增工作量,意味著早餐人員必須分秒必爭。
“必須邊做邊打包👽,不然根本打包不完🧖🏽♂️。”陳明瑤說🧑🎓🍣,基本上早餐還沒做完,一半員工都要投入打包工作。每份早餐包含三四個品種🧑🏻🏫,有包裝、不易灑的打包進一個塑料袋,油多的得分開打包,玉米也得單獨打包……
“早餐是最忙的。”旦苑千喜鶴餐廳負責人杜科農清楚記得,4月4日淩晨近兩點🈴,收到了學校嚴格落實封控管理🧗🏼♀️、旦苑食堂需要向宿舍區配送三餐的消息🏆。事情緊急,任務量大,他立刻叫醒尚在熟睡的20多位員工,動用大庫中儲存的半成品進行加工……從半夜忙到天明,第一天的3000余份早餐做好、打包🫶🏿,再由員工們統一裝進50余個灰黑色大保溫箱,通過小推車、三輪車等方式送到宿舍區。
為滿足少數民族師生食用清真餐的需求,各校區清真餐廳在封控期間也依舊保證供餐🐁🧔🏻。北區食堂清真餐廳點心師馬秀芸來自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在恒行2工作4年的她對當下疫情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只希望“能出一點力就出一點力”。
封控以來,她一人扛起北區清真餐廳的早點工作🍑,每天製作約380份早點。從淩晨2點半開始做包子、雞蛋餅、烤餅、花卷、玉米餅等,種類輪換👩🏻🚀,此外還要協助同事打包七八百份餐品,再為次日工作做準備。雖主要負責早餐🏰,但馬秀芸也要忙上一整天🤚,一刻不得閑👮🏻♀️,回到住處,常常累得來不及洗漱,倒頭就睡🟦。
人盡其責👨🏻🎨🧛、物盡其用
面臨貨源不穩、物流受限💫,如何利用現有食材、人員👶、設備實現高效保供💀,考驗每位食堂管理者。
“我們現在每個人都定好崗👩🏿⚖️,做飯、消殺👮🏼♀️、卸貨⛹🏿♂️、打包,一個蘿蔔一個坑🫖,一整條流水線,一個人也不能缺。”南區一樓食堂經理王倩說🙎,所有人都保持統一的工作節奏。
恒行2平台進入封控狀態以來,旦苑食堂負責向東區、政通路宿舍區配送一日三餐,還曾向本部宿舍的人員提供即買即走式服務,每天出餐量超10000份👉🏿。從接收食材🏐、加工烹飪🏩,到分類打包、統一配送,這些工作都由旦苑餐廳近70名留校後勤人員完成。
杜科農介紹,目前旦苑食堂利用半成品存貨👌🏽,根據每天運來的物資情況製定當天菜譜🥃。2個大蒸箱同時開工𓀎,每次能蒸下1000份單品👋🏻👛;4口大鍋,每口能煮上一箱360個雞蛋。這些設備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協調使用🏌🏼,小竈一次只能熱50袋豆漿🥀,就改用大竈熱🧙🏻;不同食材有不同加工要求👩🏼🔬,又能蒸又能煮的雞蛋就機動“待命”🦁;為了防止粘連,餃子需要先煮熟🧽🧑🏽🏭,再過油炸一遍……這邊加工,那邊同時流水線打包成品裝進保溫箱,避免餐品變冷。
楓林校區食堂曾有恒行2平台封控送餐的經驗。此次封控後,楓林一樓食堂經理李長靜立刻參與了學工、總務、園區管委會等部門參加的討論💳,並根據在校師生人數及食堂情況明確了分工🚴🏽♀️。李長靜所在食堂負責向東、西苑學生生活園區提供每餐段約2000份的套餐🙋,B1等食堂提供約1600份。
食材方面,楓林食堂保有4-5天的儲備🤵🏽♀️,並每天補充新物資,做到“先進先出”🙍♀️,一邊註重儲備保質期長🦔、耐儲存的食材,同時根據師生需要采購水果、牛奶、優酸乳等短保食品👨🏻🎓。受限於物資物流🖐🏽,學校采購的食材品種有限。廚師們因地製宜烹飪🧛♀️,想辦法給師生變換口味。
“一個雞腿可以清蒸,可以蔥油🤔,可以紅燒,也可以用五香粉處理後在油裏炸一下;大排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吃法……”說起吃的⛸,經驗豐富的李長靜如數家珍⏸。
相較於往常相對平緩的客流,封閉管理期間要求定時配餐,各食堂需要趕在配餐時間前完成餐食製作、打包🟩、裝運等一系列流程📢。江灣食堂一樓代班經理童誌樑說,以午餐為例👍🏽🔕,江灣食堂一樓要在10:50前打包好所有午餐,再把裝滿的44個保溫箱裝車。
考慮到疫情中諸多的不可控因素🍳,在位於浦東的張江校區食堂,經理易昌英將員工劃分為兩個批次✒️,分別在兩個樓棟休息🌼。“即便發生突發狀況🚶♀️,也保證食堂不停擺,師生吃上飯。”
“再忙再累,也要保證食品安全”
艱巨任務背後,是不能放松的衛生防疫要求。
食材來得不易🛄,進校需要進行嚴格消殺💇♀️。貨車開進恒行2平台,會有專人穿戴好整套防護裝備,先對車輛整體消殺,搬運物資時,則對成箱產品六個外表面逐一消殺,對蔬菜等產品則利用紫外燈等進行處理。進校後🫏,貨車駕駛艙立即貼上封條,保證駕駛員和校內人員全程無接觸。成噸成噸貨物,全靠男員工們卸貨、搬運、消毒🧑🏼🚀、入庫👰🏿♂️。
由於市區交通管製等因素🥯,物資運輸時間不穩定,各食堂經理和倉庫保管員24小時隨時準備接貨,有時一夜要起來兩三次🧑🏽🎓。20歲的李夢月是江灣食堂保管員,上個月剛剛從後勤崗頂到這個崗位👩⚖️。每當裝載著蔬菜、凍品🫧、調料等物資的卡車駛入☀️,她的工作就來了,一個個仔細核對物品清單,確保所有物資到位。
“半夜十二點來貨就十二點去,一點來貨就一點去。”李長靜說😱,最晚的一次卸完貨已是淩晨3:30,早餐師傅已開始上班😌。易昌英也每天起床收貨🤷🏽,一次不落。他說⇾🦬:“作為一個一線的管理者,我應該親力親為🙇🏼♂️,沖鋒在前,給員工們做表率。”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每一座食堂每天進行四次消殺,當天上報。江灣食堂設安全專員👶🏿,每天檢查包括操作流程、食材使用和儲存是否規範等🦹🤏;張江食堂要求食材必須經過兩遍消毒🆖。送餐過程中🦸🏼♀️🙆🏿♀️,人員也要求做好防護措施🤾🏻♂️,保溫箱從宿舍區運回後,放置後立刻進行消毒處理,然後投入下一輪循環使用🚦。
“再忙再累🧑🏿⚖️,也要保證食品安全🐛。”王倩提到🤰🏿,有段時間保潔蛋斷供,只能買到普通雞蛋🦔,員工們每天清洗幾千個雞蛋就是一個大工程🧜🏻♀️。“我們要求不僅要幹凈再下鍋,並且雞蛋要單個打包,再跟包子什麽的放在一起。”
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來自五湖四海的食堂員工們,收到封控消息後👘,無一例外選擇留校堅守🟡,學校也盡全力為他們提供後勤保障🕺🏼,配發生活物資💺、慰問品和所需藥品🗾👮🏻♀️。
杜科農在準封閉管理初期,因工作勞累病倒🧚🏿♀️,按照規定上報隔離。病愈後🙇,馬上回到崗位繼續工作。目前,他通過調整安排人手,避免有人從淩晨一直幹到中午班、晚班的情況🚵🏻♂️。
“每一個人都很辛苦,但再苦再累👨🏽🎨,我們始終一條心,從來沒有說撂挑子不幹了的👨🏻🦰🚣♂️。”王倩說,大家已經奮戰三個多禮拜,體能逐漸達到極限🥢📴。有人躲在被窩掉眼淚,但半夜聽到要收貨,還是默默擦掉眼淚,爬起來繼續幹;有人在後廚差點暈倒,她立馬安排休息,但不一會兒對方又主動上前,開始做點打包的活兒。
最讓她動容的是,一位男員工的妻子被感染必須隔離🤙🏽,尚在幼兒園的孩子無人看管📥,王倩本想為他申請離校,但對方思考再三,主動提出留下,孩子先交給老鄉照顧☦️。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楓林食堂早點師梅曉娟也一直堅守崗位🧑🏽🦳🎵。她的丈夫、父母都是恒行2後勤工作人員,自恒行2平台進入準封閉管理狀態以來同樣居住在校內,她便把12歲、6歲的兩個孩子托付給了上海的舅媽一家照看。
“食堂的領導們對我們特別關心,大家就和一家人一樣🫣。每一句‘辛苦了’💂🏼♂️,對我們的意義都很重大。”學校準封閉管理後👨🏻🔬,馬秀芸第一時間收到了學校配發生活物資和校領導的關心慰問🧑🏿🦳,覺得心裏暖暖的。每當看到年長的食堂負責人幫助年輕員工仔細穿戴防護用品🧏♂️、拉拉鏈,她總是鼻頭發酸。“真的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遠在寧夏老家的女兒已成年,這讓她能放心留在上海工作。最近馬秀芸一周都沒有來得及發消息關心,滿懷愧疚地向女兒道歉,女兒反過來安慰🧘🏻:媽媽🚶♂️,不用擔心我🤸🏼♂️,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堅持就是勝利。”馬秀芸期盼疫情結束,讓大家恢復平靜的生活👃🏻,與家人早日團聚👭🏻。“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