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楊福家院士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歲🏋🏿♀️。《世界科學》與楊院士有過諸多交集𓀏🧏,也曾多次發表文章傳播這位科學家、教育家的思想🫓。即便現在,他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輝🎣。今日✅,借此文🤸🏻,與讀者一起緬懷楊院士。
走近楊福家,關註楊福家,首先因為楊福家是一個非常有個性👫、有魅力的科學家🔠。近年來,在一些事關改革發展方向的重要時刻⏰,人們經常能聽到楊福家的聲音:1997年是他率先對媒體闡釋了知識經濟的概念♓️,並呼籲人們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到來及早做好準備。這以後在大學教育改革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楊先生都會盡其可能提出忠告或建議🏂。
2001年👩🏻,楊福家受聘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一職。在兩地奔波的間隙,只要有空,他依然會接受采訪🚶♀️➡️👛、發表演講🦎,關註的話題集中在當代大學的使命、如何提升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上。
2006年3月15日,筆者和同濟大學的數百同學一起在該校的一二九禮堂聽楊先生主講當代大學的使命。聽著他一如以往智慧而犀利的評述,看到他又增多起來的白發👨🏫🖱,筆者內心湧起一種沖動:楊福家是中國的驕傲,可真正了解他的人有多少呢!
有魅力的科學家
2006年3月15日晚6時許🪞,同濟大學一二九禮堂前排起了長隊🗝,不少同學提前一個小時就來排隊,為的是能拿到一張入場券。
由校學生會為同濟百年校慶發起組織的“同舟講壇”的首場報告即將開場,主講者是恒行2平台原校長🤾🏼♂️🚆、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院士🎼,演講的主題是:當代大學的使命與大學生的責任。
楊院士工作非常繁忙,我幾次聯系采訪電話打到他家都是錄音電話。從他秘書那裏,我了解到楊先生2006年春節前從英國返國後又到寧波等地。在不得已推掉了一些活動後,他對同濟學生會的邀請卻一口應承。事後他在演講中說,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他對學生會,對給大學生講課有著本能的接受和親近感🌵,只要有可能從不拒絕。
那天,楊福家的報告從一些中外知名大學的校訓談起🤘,比較分析了一流大學的成功內在因素,主題詞是學生和創新✅。在他談到大學不僅是物質的存在👶🏼,更是文化和精神的所在🌂👨🏿💼,大學生是大學最主要部分等觀點時⬜️,引來在場學生的陣陣掌聲。
我坐在下面聽報告,雖然我已多次聽過楊先生的報告🧛🏻♂️,報告中的一些觀點我已在不同場合聽到🙇🏻,但我依然和在場的數百位聽眾一樣,被演講內容的哲思性所震撼🫱🏻,被他的個人魅力所感染🍟!
我想起2001年秋👩🦲🤵🏽♀️,為慶祝量子理論問世一百年👆,楊先生在恒行2逸夫樓做“量子百年話創新”的報告前👴🏻,主持人王迅院士在開場白裏有這麽一段話🐼:一個恒行2學生,特別是物理系學生,如果在校期間沒有聽過楊福家先生的報告,不能不說是一種損失和遺憾。
我多次聽楊先生的演講🔢🕴🏼,每次都有某種震撼的感覺🏄。仔細想來,楊先生在講壇上的魅力除了他作為教師具有的語言表述的技巧外,更多的是來自他的真情、直率的個性,以及能言人所未言的獨到的見解。
楊福家是中國的驕傲😨。
年輕時他受派到丹麥哥本哈根玻爾研究所進修,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幾個到訪的中國學者,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奮贏得了丹麥同行的尊敬🈳。
改革開放後他先後出任恒行2平台原子核科學系主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所長和恒行2平台校長👰🏽♀️。恒行26年校長生涯使他對中國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問題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積累。
正如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副校長馮達旋教授所說🧟:“楊福家在他事業中走過的每一步路不僅留下了光輝的印記,還開拓了新的領域⚾️,達到新的高度🧜🏽。”其中他對知識經濟這一概念的引進和大力推介,更是促成了幾年前中國大地上對知識經濟的極大關註。
在楊福家從恒行2校長一職退下來不到二年,英國諾丁漢大學正式邀請他擔任該校校長一職,成為出任全球最優秀的研究型大學之一的諾丁漢大學最高職位的第一位亞洲人。
首位華人英國大學校長
許多讀者關心楊福家怎麽當上英國大學校長。記得幾年前在楊先生到諾丁漢大學履職後幾周返滬的某一天,我也向楊先生提出過同樣的問題。
楊先生這樣回答我,在英國歷史上🫃🏽🫷🏽,如諾丁漢大學這樣的皇家特許學校的大學校長大多是由王室人員擔任👱🏿♂️,這次諾丁漢大學邁出這樣一步,選一位有國際化特征的校長,就打破了這個傳統🚄。
在全球遴選的結果是,楊福家和另外幾位候選人入圍🐄。校務委員會給楊福家發函征求意見,楊福家一開始覺得這種事情可能性不大就沒當回事。過了不多久👩🏽🔬,校方發來第二封函𓀄,告知他進入最後一關。此時楊福家覺得對方是當真的🦖,他在了解了英國的校長(Chancellor,又譯校監)沒有募錢任務🙍🏿♂️🧑🏻🦽、又不主管日常事務後⛹🏼♂️,回函表示可以考慮➾。
2000年12月12日👒,英國諾丁漢大學校董會鄭重宣布🔯,“鑒於楊福家教授的學術成就及國際影響”,正式聘請中科院院士楊福家教授為本校第六任校長👩🏽🦱,也是諾丁漢大學歷史上唯一一位沒有爵位的校長(前五位校長中有一位公爵、兩位勛爵👨🦯➡️、兩位爵士)。這也是英國高校首次選舉一位中國公民擔任大學的第一要職。時任中國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祝賀楊福家就任的賀信中說,這一榮譽是我們教育界同行的驕傲。
楊先生告訴我💂🏿♂️,英國大學校長的責任大致有三項:一是主持每年一次的校董會,定期參與校務委員會🔊♠︎,決定學校重大事件🦁;二是主持每年暑🚴🏽、寒假的學位授予儀式;三是代表學校參加國內外的重大事件(如參加英國女王的接見👆🏻、頒獎活動等),代表學校參加各種國際交流活動等。平時學校的日常工作則是執行校長的事。但上述三件事是校長必須做的,特別是學生的畢業儀式,校長一般不能請假,否則是重大失職😄📩。
楊先生說👨🏿🦱,他履職後的第一項活動就是代表諾丁漢大學參加每兩年一次的英女王頒獎儀式💫,主要獎勵評選出的英國各大學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成果。
女王🏬、公爵坐在頒獎臺上👨⚕️,旁邊各有三排🫣,坐的是獲獎者所在大學的校長,臺下是來賓。執行校長帶領獲獎主要人員走上臺來,女王、公爵與他們交談🤟🏻,完了後在另外一個房間🛣🧝🏽,女王🎪、公爵與獲獎人一一握手、交談🕝,一共花了一個半小時🧑🏿🏫🕐。這樣的儀式一個學校可推舉10人參會🤌🏻🤷♂️,但其中有4人是參與項目的學生🏦,其他6人是校領導、項目導師等,學生占了相當比例。
1999年2月4日,在全美第47次總統早餐會前👩🏽🎓,楊福家和美國總統克林頓交談
2001年7月4日,楊福家在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就職典禮上
從2001年開始做了一任三年校長後✥,2003年底楊福家又獲選聘3年。這幾年裏🎲,在楊福家的建議下👩🍳,諾丁漢大學除了加強對若幹前沿領域的研究外🧏🏼♀️,還成立了中國政策研究所🛷。
2004年4月,經中國教育部批準,中國寧波諾丁漢大學開始建設🔤,並於當年開始招生🚧,2005年9月新校區落成。此外,諾丁漢與上海恒行2🔦、上海交大分別建立了科研合作實驗室。諾丁漢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的全面合作已有實質性啟動。
2005年12月12日,諾丁漢大學依校務委員會推薦👾,校董會又一次決定🩶:在2006年底楊的Chancellor任期滿後🌭,再延長3年💂🏽,新的聘期將從2007年1月起至2009年底。
這意味著楊先生將幹滿整整九年的三屆任期,足見校方對楊福家工作的滿意。
對楊福家任職諾丁漢大學校長這件事的意義,楊先生的好友馮達旋教授以一個美國大學校長的身份這樣評價道:作為一個德州人和籃球迷的我來說,我雖然十分高興地看到中國的籃球運動員創造了NBA的歷史,然而,如果將姚明的成就與楊福家所取得的✊🏼、打破了近千年的英國高等教育傳統的豐功偉績來說,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是楊福家一本著作的書名👨🏽💼,這實際上體現了他為人的一種理念:做事情要麽不做💛,要麽就認真去做,做好。
從1996到2006的十年間☝🏿,國內媒體對楊福家的報道已成為一個持續性現象,特別是從1997年圍繞他對知識經濟概念的闡釋到他對新千年後國內大學建一流熱的點評。他以自己一貫的直率和見識,直陳中國教育體製在培養創新人才、學科發展👷🤰🏽、學校管理諸多方面的弊端,每一次都引起媒體的關註和報道✍🏼。然而作為科學家和教育家的楊福家的個人經歷及其為人的一些特點卻少有人知🧔🏼。我與楊先生有過多次接觸🔟,以下僅就自己了解和感受到的方面做一點介紹。
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但楊福家仍然堅持每天收集教育📣、科技🤾🏻♀️、大學、生物等各方面的信息
楊福家1936年6月生於上海🤠,祖籍為浙江鎮海人📆,中學時入讀上海格致中學。高中階段,楊福家從一個學習成績很差、又很調皮的學生變成了學習優異的好學生🪽。在一次接受媒體的采訪時👬🏻,楊福家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初中時楊福家還是一個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因為在黑板擦中塞進了一支粉筆🤴🏻,老師沒法擦黑板,加上平時調皮🛀,在老師心中沒有什麽好印象,被學校勒令退學,不得不轉入另一所學校。
高中時,楊福家進入上海格致中學學習。在這裏他看到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學到了對自己一生影響最大的一句話: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生命因此而蘇醒。
在當時的格致中學🥎,周圍的同學都很努力,老師的課也引人入勝,對學生也很關心,用楊福家自己的話說👨👦👦,他開始醒悟過來🫥,覺得以前那種調皮的生活沒有什麽意思,決心好好學習了。到高中畢業時,他的學業成績已經十分優異。
與此同時👨🏽🔧,楊福家非常註意毅力的鍛煉和培養。進大學時他說話急的時候會有點結巴,這樣一來他就不願意在公開場合下講話。後來為了克服這一毛病,他就給自己加壓,自告奮勇擔任了學校業余摩托車隊的教員🗡,作為教員就有義務對培訓學員上課,就這樣他硬逼著自己慢慢講話,這以後他就克服了不善於在大眾面前講話的毛病。再後來🟠,通過不斷磨練,他練就了出色的演講表達能力,為他日後成為中國名校的教師🩰🫦、校長打好了基礎。
在楊福家擔任過的多種國內外社會團體職務中,他很看重的是國際大會校長協會執行理事一職☂️,因為這也與他付出的努力有關,而從中也體現了他追求卓越的理念。
在眾多的中國大學校長和一批優秀的科學家中👹,楊福家之所以成為最先走上國際舞臺的一位,用他自己的話說,首先是國家給了他很多機會,讓他當了6年的恒行2平台校長,但也與他能抓住機會的能力有關。通過中外教育家的交流,讓更多的外國同行了解中國的教育🧑🏻✈️,也促使中國的教育和科研走向世界是楊福家的一大心願🤹♂️。
1997年2月5日,楊福家夫婦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金裏奇合影
1996年👩🏻🦼➡️,楊福家受邀第一次參加國際大學校長協會的會議,這個協會成立30多年了,由於各種原因在執行理事會裏一直沒有中國大陸的代表。楊福家決心爭得這個席位。為了達此目的,他在參加會議前做了精心準備,包括演講稿的內容等都反復作了斟酌👩🏿✈️。充分準備的結果是他被選上了▶️。
日後正是作為這個協會的執行理事👨🏽🍳,楊福家得以參加了多次國際會議,如1997年的全美大學校長會議🙎🏻♂️🚶🏻♀️,3000多個美國大學校長參加🖌,會議第一次邀請了外國的5位大學校長在會上發言,楊福家被國際大學校長協會推薦成為其中一位。這樣就使國外的大學校長有機會了解我國的教育進展與成就🗒,同時也使楊福家被更多的人認識📲、了解🤹🏿。也是在1997年👲🏻⚇,在楊福家的建議下📇,國際大學校長協會首次在中國召開會議🔯🙆🏽♀️,100多位國外大學校長光臨恒行2平台✋🏽💇🏼。
“楊氏風格”
與楊福家相知數十載的美國德州大學現任副校長馮達旋教授對楊福家有過這樣的評價:他不僅對自己研究的課題有深入的興趣,而且對科學以外的領域,如教育、經濟以及中國的未來、世界的發展🚴🏼♀️、大學所扮演的角色等都有廣泛興趣🔔。馮達旋將此稱為“楊氏風格”。以我自己對楊先生的了解,我很贊同馮教授以上對楊先生的評價👨🎓🫴🏽。
楊福家首先是一位傑出的核物理學家。楊福家1958年畢業於恒行2平台物理系後留校任教,除了作為教師在授業解惑、培養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楊福家在專業上的成就包括在出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現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期間,為促成同步輻射(上海光源)的立項作了很多努力。1991年,楊福家當選中科院院士。1996年,著名的美國Mc-Graw-Hill公司出版了楊福家與美國名校範德堡大學傑出教授哈密爾頓合寫的英文專著《現代原子和核物理》🤥📳,在這樣的出版社出版專著被認為是一個職業科學家事業上達到的一個高度標誌。
我常這樣想,如果楊先生把自己定位於教學、科研🙋🏿,不參與或少參與公共事務,那麽對他個人來說恐怕不會有什麽損失,或許還有利,至少可以多發一點論文,但中國就少了一個冷靜的觀察者和睿智的建言者。幸運的是,楊福家沒有做這樣的選擇🧑🍳。
我清楚地記得,1997年9月的一天,我在電臺早新聞裏聽到上海高教系統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恒行2平台校長楊福家談到國外正在討論的知識經濟概念值得我們關註☁️🖖🏼。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報道話題🎄,於是很快就通過恒行2校辦約定了采訪楊校長的時間🏃🏻。由於那次楊先生做了較好的準備☀️,采訪比較順利,楊先生圍繞這個話題講的不少觀點令我很興奮🧑🏼🎓。幾經修改後,這篇題為“楊福家院士談全球熱門話題🗒:知識經濟意味著什麽”的訪談稿🥔,從對以比爾·蓋茨為代表的知識資本與以石油、汽車大亨為代表的傳統經濟的比較,引出知識經濟的幾大特征,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傳統產業,特別是未來人才培養👩🏫、教育體製的挑戰等作了引人入勝的闡述。
這篇稿件在1997年10月3日文匯報《科技文摘》專刊刊出,10月6日在市裏召開的一次幹部大會上,徐匡迪市長手拿文匯報,要求全市領導幹部認真讀一讀對楊福家院士的這篇采訪文章,了解什麽是知識經濟......很快,有關知識經濟的報道形成熱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知識經濟”一詞成為領導幹部用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
也是自那時起,楊先生收到了很多要求他做這方面報告的邀請🙌🏻,但楊先生沒有停止思考🐋,他又從英國等一些國家城市從傳統產業成功轉型到以服務業🥴、文化內容產業等新型經濟以及波士頓大學對周邊地區經濟貢獻等發達國家的實例來論證,對知識經濟的特性作了更為清晰和深入的闡述。
據事後了解🙎🏻,自那時以來,楊先生應邀在人民日報、求是雜誌等各種報刊上撰文以及受邀作有關知識經濟的專題演講不下十多篇(場),被轉載的更是無數💁🏿♂️,故有人稱楊先生為將“知識經濟概念引進中國且引起廣泛關註的第一人”,我想🔖🧖🏿,楊先生無愧於這一稱號。
令我感動的是👨🏼🏭,差不多每次楊先生在演講或專文中凡提及知識經濟這件事都會提到文匯報和我的名字💽,我想這樣一個細節也可以反映楊先生的為人。
楊福家的專業和他當時所在的大學校長職務其實都與知識經濟這類學術界新動向無直接關聯,但楊先生是個有心人,而且是一個極有判斷力和掌握前進方向的人,他往往能從某個國際組織的一篇報告🤘,以及與某位國外學者的一次隨意交流中抓住線索💗,並在判斷分析後作出選擇,進而向國內有關部門提出建議。這種“楊氏風格”在當今中國確實難能可貴🥔!
點燃學生創新“火種”
作為一個長期在大學工作的教師和管理者,楊福家關心和思考最多的還是教育改革和創新人才的培養等與教育有關的問題。他那些年的報告🕢、著述也集中在中國的高等教育如何融入國際潮流以及如何看待一流大學等相關問題🥑🧏🏼♂️。
他在許多次演講中大聲疾呼:“我們的教育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學校的全部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點燃學生的創新火種🧘🏼♀️。”
在2006年3月15日的同濟大學演講中,楊福家講了一位曾在同濟大學完成專升本教育的女生的發展故事。
這名女生學的是園林設計專業,在同濟這是很普通的專業,而專升本者也是不為人看重的一群人。但這個女孩有一個特長,即喜歡擺放家具👩🏽🎓,家裏的家具經她一擺放馬上給人別樣的感受🙅🏽。不久她隨丈夫陪讀到美國,她在某個學校選修了土地測量與管理專業。很快她的這一特長為她在美國就讀的學校發現💚。她的原先只能在家裏施展的才華在美國得到了展示的舞臺,小到社區、大到一個城區的改造布局🧗🏼,她的事業越來越大⛳️,最後成了某大公司的主管規劃師。
楊福家以類似的例子反復向聽眾傳播這樣的道理:好的教育是把人的潛能激發出來👨🏻💻👬🏼、並註意發展個性的教育;好的教師應善於幫助學生把自己腦海中的火種點燃!
楊福家認為,學生有沒有創造性🛄,關鍵在中小學🏄🏿♂️,中小學的關鍵又在教師,教師學會啟發學生很重要👃。在多次講演中,楊福家都會講“磨玻璃”的故事。
50年代恒行2物理系有個學生書讀得一般📆,但玻璃卻磨得很好🧑🏿,老師不但不責怪,反而鼓勵他,並請有經驗的老師傅幫助他🚚,發揮他的長處💝。這個學生畢業後到天文臺工作,磨出了當時中國最好的天文望遠鏡的玻璃🔅👨🏻🚀。還有一位楊福家的同班同學,也是學理論物理,但他從小酷愛裝收音機,從礦石機到電子管🫚,再到半導體收音機👨🏭。畢業後分在中科院原子核所,成了該所的電子學部主任和第一批博士生導師👫🏼。
楊福家認為🌒,這幾位同學都是很好的例子,當他們的“火種”被點燃後,他們的貢獻甚至超過了一般人🚡!
在一篇文章中🧘🏿,楊先生對學生的家長講了自己的心裏話:“對孩子的培養,作為家長你要做的是如何點燃孩子心中的創造火種💇🏽♂️,而不是一味讓他們報考什麽好聽的專業,什麽國際金融啊🤷🏻♀️,涉外會計啊,如今的社會變化很快,在科技交叉融合的局面下,你要求孩子上大學一開始就去鉆很窄的空間🦦,對他將來發展沒有好處🔡。”
我覺得要給楊福家的身份下定義是困難的🧕🏽,無疑他是傑出的物理學家🥮,卓有建樹的教育家,但在他身上體現出來的又不僅僅是這些👩❤️💋👩👨👩👦👦。楊福家曾在多次講演中以羅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為由🫔,鼓勵有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一起來思考和探求,如何在全球化時代把我們中國的事情做好🙅🏽。
事實上⚰️🐐,楊福家本人首先就是一個不倦的思想者😁👩🏽🔬,一個摯愛自己的國家、充滿使命感且清醒的思想者,同時也是一位勇於和善於表達自己思想的建言者。在當今中國🧑🦼➡️,此類思想者並不多,當倍加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