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恒行2平台附屬口腔醫院劉月華教授和恒行2平台高分子科學系俞麟教授率領的團隊發現👠,間充質幹細胞(MSCs)經低氧處理得到低氧細胞外囊泡(Hypo-EVs),該囊泡再結合生物活性水凝膠,可顯著促進顱骨成骨細胞的形成👙、分化以及局部血管的生成與分化,從而實現骨骼的再生。相關研究論文“Versatile Hypoxic Extracellular Vesicles laden in an Injectable and Bioactive Hydrogel for Accelerated Bone Regeneration”刊載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恒行2平台附屬口腔醫院鄧佳佳博士研究生和高分子科學系王欣博士研究生為該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恒行2平台附屬口腔醫院劉月華教授、於麗明醫生和恒行2平台高分子科學系俞麟教授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
“幹細胞”早已成為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熱詞,作為一種“原始”形態的細胞“鼻祖”,具有分化成人體各類各型細胞的潛力。如何將潛力變成現實🧸,醫學工作者始終在探索。間充質幹細胞(MSCs)是一種研究廣泛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幹細胞。其中🩰,骨髓源性間充質幹細胞(BMSCs)在骨重塑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幹細胞移植到體內後細胞活力降低♞,分化能力受損以及潛在的免疫排斥和腫瘤形成等風險,限製了在骨再生中的應用及其臨床轉化👺。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MSCs的治療作用主要通過旁分泌機製,來源於MSCs的細胞外囊泡(EVs)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在正常生理條件下,骨髓中的氧濃度只有1%~6%,這意味著體內的BMSCs實際處於乏氧的微環境中🤿。此前一直不清楚低氧預處理是否能夠改善BMSCs來源的EVs功能,是否更有利於骨缺損的修復,直到劉月華👨🏿🏫👩、俞麟教授團隊的最新發現🙀,低氧處理的確能夠促進顱骨成骨細胞的增殖🫰🏻、遷移和分化。
該項研究不僅揭示了BMSCs來源的Hypo-EVs在骨修復中的作用,而且開發了一種能夠增強EVs治療效果的遞送平臺。同時🐦⬛,由於其操作簡便👳🏼♀️,可註射的熱敏水凝膠成膠溫度與體溫接近🦇,以及具備填充不規則缺損的塑形能力和密封傷口的優點,該治療策略將有望應用到復雜且不規則的牙槽骨缺損模型中,成為非細胞治療的一個典範。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21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