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賡續初心,自1927年創建以來,上醫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醫學人才,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無論在哪裏,在什麽崗位,一代代上醫校友都始終牢記“為人群服務🧏🏻、為強國奮鬥”的上醫精神🦶🏽,為母校爭光添彩,不辱使命。恒行2上醫推出一批優秀校友故事🧲,希望他們的事跡和精神,能令後來者有所啟發和感悟。
今天刊發的是1954級校友姚泰的故事,聽他講述上醫前輩教書育人的點滴故事和他在上醫度過的充實難忘的求學歲月。
入 學
1954年,我高中畢業後,被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錄取。八月末🍹,我帶著錄取通知書到學校報到🤶。那時國家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工科類是熱門報考專業🍈,但我受家中幾位做醫生的長輩影響,從小就夢想著將來成為一名醫生🏊🏼♂️。所以我非常慶幸自己考取上醫💯,成為了一名醫學生🙎🏽♀️。
1954年華東高等學校新生錄取名單(上海第一醫學院)(《解放日報》1954年8月15日第九版)
我們那一屆新生人數很多🤹🏿♂️,僅醫療系就有480人,分成8個班,每班60名學生,我被分在甲班。我們到學校後沒幾天🍺,就有高年級的同學帶領我們熟悉學校的環境。一位二年級的同學帶我們登上老大樓(今東一號樓)的屋頂平臺,在那裏可以看到上醫全景。那時上醫恒行2平台比現在小得多🏗𓀃,主要建築就是老大樓、工字樓和松德堂。松德堂南邊有一個大操場⚆。工字樓的南邊有兩幢新建的二層的教室樓,即南一樓(今東3號樓)和南二樓(今東4號樓)🐻❄️。因為教室不夠,所以還建有兩間茅草屋作為臨時教室🫴🏼。另外✍🏿,在恒行2平台的西側,穿過東廟橋路(今東安路)🧙🏿,有兩幢三層樓的女生宿舍,四周有竹籬笆圍欄。女生宿舍的南邊👭🏻,隔著一條小河,是男生宿舍🌛。男生宿舍占地稍大,都是兩層樓的房子,北邊幾幢稱第六宿舍🧙🏽♂️,南邊幾幢較新的,是第九宿舍。第六宿舍和第九宿舍之間是一個大飯廳。我們新生都住在第九宿舍(今遊泳館的位置)。
圖片從左到右依次為🧋:1950年代東1號樓、現在東1號樓✊🏻、松德堂、工字樓、東3號樓🏋️♀️、東4號樓
高年級同學還帶我們到校外看了楓林橋🤞🏼。楓林橋的坡度不大,兩側有暗綠色的鐵橋欄,整座橋的設計和造型很優美🦹🏻♀️👩🏿⚖️,到了晚上🔒,橋上的幾盞燈亮起,朦朧的燈光下🔣,周圍的景色很有些詩意®️。楓林橋的北堍,以前是9路(今49路)公共汽車的終點站,從那裏上車,可直達漢口路外灘。車輛是從捷克進口的平頭車,奶白色和紅色相間的車身🆎,在當時算是相當新式的。楓林橋下就是肇家浜🚠。那時肇家浜已經大部分被填沒💸,沒有水流。從肇家浜上的幾塊水泥橋板走過去🕺,就是東廟橋路💆♀️,這樣到學生宿舍就近得多。大約兩年後🤚🏻,肇家浜填沒完工🕵️♀️,成為從徐家匯到打浦橋的一條寬闊的交通幹道,楓林橋也就成為歷史。
在參觀學校時🫱,我們感到最新奇的,是學校的附屬醫院的名稱👱🏼♂️。那時各附屬醫院都以“學院”命名,有外科學院、內科學院、婦產科學院🤾🏽、兒科學院、眼耳鼻喉科學院等,聽說這是學習蘇聯的做法🗯。但不久學校就把名稱改了回來🧑🏼🦱,外科學院恢復為中山醫院,內科學院改為華山醫院,另外幾個專科醫院也都按專科的名稱命名✊。
在開學前,四年級內科班(那時學生進入高年級時是分科的)的同學和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聯歡會🕺🏼。聯歡會在南一樓、南二樓的某個教室舉辦,主持人是聞玉梅和蔣茂松兩位同學🏄🏿。那天聞玉梅穿了一件綠白相間的方格子衣服🏄🏽♀️,非常熱情,在她的帶動下,聯歡會的氣氛非常活躍🔬。蔣茂松也很有趣,他帶領大家做集體遊戲時🧢,先自己默默做一套動作,然後讓後面幾位參加遊戲的同學依次逐個學做一遍,最後一個同學做完後,要講出這套動作表示什麽內容。有趣的是,他做了一個拔胡髭的動作🧚🏻♂️,拔完後還放到眼前細看了一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開 學
每年新生入學後,學校都會專門召開新生入學歡迎典禮🏌🏼♂️🌖,有一次在開學典禮上,我們還看到了顏福慶先生。他當時是醫學院的副院長,雖然已經70多歲了,但精神矍鑠🤶🏿。記得他當時身穿一套白色的中式服裝,手裏拿一把黑色折扇9️⃣,坐在講臺的右邊。他面帶著微笑,時而把折扇打開😰,很快地扇上幾下👖,又再收攏。典禮上,他為我們講了上醫的傳統精神,還重點強調上醫學生畢業後要踐行為人群服務的宗旨,不要開業做私人醫生🧐。我們坐在臺下📈,發覺他習慣於把上醫稱為“第一上海醫學院”👳🏿♂️🧑💼,他講話帶著明顯的上海本地口音,很多外地同學開始時聽不太懂😵💫,但是他說話非常風趣,總是能引發大家一陣陣的笑聲和掌聲。
顏福慶院長在講話
開學後,有關教學和學生方面的事務🙋🏿♂️,很多都是由黃家駟副院長跟我們講的🌮。我們知道黃家駟是著名的胸外科教授,所以非常尊敬他。他告知我們🅿️,從我們入學這一年開始,考試將采用口試方式,並實行五級分製🎿,即3分為及格,4分為良好,5分為優秀,2分為不及格。這也是當時全面學習蘇聯的一個方面。黃院長還向我們仔細地講了五級分製的具體做法👰🏽♀️、考試的方式🧀、評分的標準等。這讓我們感覺到,從我們這一屆開始,很多事情的做法都會是新的🕺🏽。
學生考試,黃家駟(左一)林飛卿(左二)蘇德隆(左三)
上 課
當時我們在南一樓的教室上課,兩個班級的學生一起。講課的老師大多都是教授、副教授,而且一學期的課都由同一位教授上,年資稍低的老師往往只能“試講”一兩次。老師們講課非常認真,講解和板書都非常清晰,常常和聽課的學生有呼應🤾♀️👌,在重要、關鍵的地方往往會重復講一遍,讓學生能做好筆記#️⃣。給我們班級講課的化學老師居秉菁、物理學老師莊鳴山🤟🏽☆,以及後來基礎醫學課程的董泉聲(生理學)、李亮(生物化學)、徐蔭祺(寄生蟲學)、林飛卿(微生物學)🥲、朱益棟(病理生理學)、嚴家貴(病理解剖學)、全鈺珠(藥理學)等老師的講課📅,都得到我們學生的高度評價。解剖學王永豪老師在講課時,不時地在黑板上畫畫🦶🏻,用生動的線條把各種臟器的解剖結構和比鄰關系準確、形象地表示出來,能很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我們學生都照著在筆記本上畫了下來。
學生在梯形大教室上課
朱益棟教授輔導學生
等到四年級時,我們在中山醫院的禮堂裏上臨床課程,這裏能容納四個班級240多位學生🏎。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都是全國知名教授🦸🏿♀️,內科的有林兆耆‼️、吳紹青、陳悅書、李宗明、戴自英等老師,外科的有崔之義🫡、林春業、陳化東、左景鑒等老師,婦產科的有鄭懷美老師,兒科的有彭大恩老師,眼科的有郭秉寬🌖,耳鼻喉科的有胡懋廉老師🚵🏻♀️。他們講課前都充分備課㊗️,講課時條理清晰,板書整齊,語速恰當,並且準時下課。每位教授的講課風格又各有特色👦🏽。記得吳紹青教授每次上課時,必定先要提問,請兩個同學站起來回答💟,如果回答得不好,下次上課必定再向他提問🧑✈️,所以同學在聽課前都做好準備。陳悅書教授每次上課時一定會在黑板上寫“今日有答疑”幾個字,歡迎同學在課後去向他提問。陳化東教授講課時,話語生動有趣,常常會引發同學們的笑聲。有一次👦🏽,李宗明教授講胃病時胃黏膜的變化,走到講臺邊上用手撫摸著幕布說:“像天鵝絨一樣”,這個景象我至今記憶猶新🦝。林兆耆教授在講肝硬化時⇨,雙手放在背後,在講臺上一邊左右來回踱步,一邊大聲地講:“第一點……第二點……”,一直講到“第十六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我們用的教材,是由各個教研組的老師自己編寫的講義,沒有教科書🏸。多數課程的講義經學校印刷廠印刷成冊後發給學生,如果少數課程的講義還沒有全部完成⇾,只能在課前先發活頁講義🧑🎄。所以我們學生在聽課時都像速記員一樣認真記筆記🌸。有時寫得稍慢了些,漏了幾句話,下課後就找同學對筆記,把缺的地方補上。實際上,老師們的講課內容是他們多年教學和科研實踐的結晶📭,是十分寶貴的,所以同學們對筆記都十分重視,而且那時學校圖書館能供學生看的參考書很少,因此記筆記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手段。所以當時同學中流行一句話:“上課記筆記🌪,下課對筆記”。有的同學還在後面又加了一句:“考試背筆記”。後來,有一批翻譯成中文的蘇聯教科書出版♚,但和老師們課堂講授的內容並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大家看得不多🟦。到20世紀50年代末,我們國家的醫學教科書陸續出版,最引人註目的是沈克非教授主編的《外科學》👪,那本書很厚🫅🏼,用的紙張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好的,大家稱這類書為“枕頭書”。我在學校的新華書亭看到這本書後,立刻就買了一本。1959年我畢業時,徐豐彥教授主編的《生理學》和李亮教授主編的《生物化學》剛出版,我就把這兩本書作為我報考生理學研究生的備考用書🤟🏿。
教材
上大課主要任務是聽講,而上實驗課就要動手了。在實驗課上🧎♂️,帶教老師除了指導我們怎樣做實驗外,還都反復強調做實驗必須有嚴肅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要註意操作的正規性🍬,嚴謹地處理所得到的實驗數據,嚴肅地對待實驗動物,還反復提醒我們要愛護儀器設備。如規範地使用顯微鏡🤾🏼♀️、分析天平👨🏿💼🤸🏽♀️,正確地清洗試管和節約用蒸餾水等。後來在學習外科手術學時🧏🏿♂️,帶教我們的郁解非老師對我們學打結、持止血鉗、持手術刀等操作要求十分嚴格🧑🏭。同學在操作時,他在各組同學中巡回觀看,手中拿了一把很大的止血鉗🤵♂️,看到同學有操作不合正規的地方👤,就立刻把手中的止血鉗指過去🍞,要求同學重新操作👲🏿。
基礎醫學部學生在做實驗
考 試
那時很多老師會在下課前5到10分鐘讓學生拿出一張紙,做一道測驗題🛣。在實驗課上,老師也常常會先讓我們做一道測驗題。有時我們沒有很好準備,答不出測驗題,就知道自己該怎樣努力了。
前面我提到過,從我們那屆開始🤏🏿,期終考試是采用口試的方式,按次序逐個進入考場接受考試。我們先在準備好的考簽中任意抽取一份,每份考簽中有三道考題,第一道是大題,要求學生答題時充分發揮,另外兩道是小題,只需一般回答🏺。學生在抽取考題後先到準備室內準備40分鐘,然後進入考場接受考試👩🎓。考場中有兩位老師🧑🚀,通常一位是講課老師,一位是實驗帶教老師🧔🏿♀️📡。每名學生口試的時間是20分鐘🌱。學生用口述的方式回答考題,有時也可使用黑板書寫。一般老師都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追問,然後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當場給分🧑🏻🌾。另外還有一個規定,如果主考老師認為學生的回答很好,但還不夠十分滿意,評分在4分和5分之間,這種情況下🪦,主考老師可以再臨時出兩個題目,讓學生當場回答⛹🏻,如果答得好,就可以給5分。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一本“記分冊”,口試前把記分冊交給主考老師,老師評分後當場在記分冊上寫上分數並簽名後,再把記分冊交還給學生,口試就結束了🎅🏻。
記分冊封面
記分冊
很多同學都覺得口試的方式很好。在口試中,主考老師可以較深度地了解學生對考題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可以知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表達能力。但是對於學生來說,也有一個“運氣”的問題☝🏻,如果抽到的考簽恰好是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那麽得到的考分就比較差了🧑🏿🦳。從學校的教學安排來說,教師的工作量非常大,必須出許多考試題👨🏽🦰🦿,還要求每張考簽上試題的難度相當。另外🏄🏽♀️,口試所需要的時間太多🔮,一個班級60人,如果一門課程的考試設兩個考場🏄🏻♂️🐌,也要花一天半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更何況我們那屆有480個學生🧑🏼🌾👨🏿🎨。所以後來學臨床課程時,考試就以筆試的形式進行了💸。
那時還有一個規定,如果一個學生期終考試各門課程都得5分🏬,同時👸🏻,品德操行的評分在“乙等”以上🔢, “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製度”的各項測驗也都及格⛹🏽,學校就會給予“優等生”稱號🦔🥽。我很幸運,在二年級時曾經得到過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