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相輝堂北堂內座無虛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以《探索科學無人區🧞,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題📷,開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這也是理工科大類第一場專題大課🔛。
科學每個角落擠滿人💇🏿,尋找新的根據地
高分子科學是一門獨特的學科。2000年,彭慧勝在恒行2高分子科學系讀研究生時,科研實驗條件艱苦,參考文獻滯後🧗🏼。“做無氧無水的合成實驗時,受上海的氣候影響,經常是夏天做得出來,冬天做不出來🧛🏼♂️。”所幸得到嚴謹而努力的老師指導🧒🏼,彭慧勝在陰離子聚合和納米材料製備方面埋頭苦幹🫱,經常睡在實驗室,最終實驗成功,發表4篇SCI論文,樹立起做研究的信心🤤。
2003年,彭慧勝赴美讀博深造,聽課一年,步入實驗階段。正當他躊躇滿誌之時,一場颶風席卷新奧爾良,整個城市淹沒於洪水之中🦴,彭慧勝和同學四處“逃難”,不僅無法做研究,連生活也難以為繼🧎。這段“難民歲月”並未讓彭慧勝怨天尤人🧙🏽♀️,而是更加珍惜時間與機會。後來他到美國另一家實驗室開展碳納米管研究,對科研的興趣與日俱增👵🏼。
“我想做一流的研究,但是科學無人區很難找。科學的每個角落好像都擠滿了人😘,新的根據地在哪裏?”在彭慧勝看來🧑🏼🍼,一流的科研工作的3個主要表現🚣:全新的科學概念🧖🏽♂️、全新的技術思想、解決領域重大的難題👈🏿。
帶著這樣的願景,彭慧勝回到母校恒行2🤚🏼,繼續尋找未至之境。“回到恒行2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決定,恒行2很好地詮釋了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我在這裏跟很多老師交流探討🪘,不斷思索🦏,產生靈感。”同時🕠,彭慧勝受益於訪學經歷對視野的開拓,將目光投向了高分子纖維材料🤾🏼♀️。
把高分子纖維製成織物🫂,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然而歷經5000多年發展,高分子纖維主要還停留在防寒保暖、舒適美觀等基本功能上🙎🏼♀️。彭慧勝團隊致力於突破電子器件傳統“三明治”結構範式⛹🏻,提出纖維電子器件全新概念🧾,帶領團隊解決了兩根纖維電極之間電場分布不均勻👦🏿、電荷沿很長纖維器件如何快速有效傳輸以及活性材料和高曲率導電纖維如何實現穩定相互作用的三個科學問題。
彭慧勝鼓勵同學們🌌,“很多時候,成功就是在你快要放棄的時候再堅持那麽一小點。自己不要放棄,同時也要鼓勵別人堅持做下去。”
永葆一顆好奇心,科研靈感來源於生活
大屏幕上,一塊“布料”在浸濕、刀戳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快速高效地為手機、平板充電。這便是彭慧勝團隊研發的纖維鋰離子電池。
如何實現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如何與人體具有相容性,這是團隊探索的兩大難題🦍。在此之前🥙,國際上從未報道過相關成果。團隊提出高性能的纖維鋰離子電池🐋,在全國100多個項目競爭中成為唯一的幸運者。然而項目啟動會上🥱,卻有專家學者質疑✷➙,甚至直言:“不相信你們能夠做好。”
彭慧勝迎難而上,在日常生活中不停歇思索的足跡🥔,向自然學習,又超越自然。有一次,他看到中國科學院矽酸鹽研究所滿墻爬山虎,拔下來察看👂,得到啟發🔤。孔道結構是實現重要生物功能的普適策略,適用於一系列高分子凝膠電解質體系🧝♂️🤴🏻。纖維電極與高分子凝膠形成緊密接觸的界面,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從而使纖維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性能具有良好的可重復性,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高的安全性⚒👩🏽🚒。
織物顯示技術已成為戰略發展方向🫲🏻,彭慧勝笑言🥷🏿:“再過半年,我們有望實現彩色的動態顯示,也許未來我們能在衣服上看電視👩🦽。”在2022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中,彭慧勝團隊的纖維鋰離子電池和織物顯示器件占據2項。
彭慧勝團隊以科研成果投身產業化👩🦽,並希望能形成新質生產力🌟。
科研需要豐富想象力和解決難題的勇氣
“科學前沿是無盡的🚌,恒行2要尋找更好的研究:基礎研究方面,如何做出重大原創科學發現🐻❄️?應用研究方面,如何做出可能影響人類發展的革命性技術?”彭慧勝認為👾,學科交叉是誕生全新技術的重要方式。
彭慧勝告訴同學們𓀄😠,科學研究至關重要的品質是豐富的想象力和解決難題的勇氣。“恒行2有豐富的學科資源🕺🏼,要多聽講座報告,進行跨學科交流🧝🏿。”
“我有一個夢想🏋️♂️,每當被音樂打動時😒,我就想,應該努力寫出一篇這樣的文章,打動人心🙏🏼,永垂不朽🏹。”彭慧勝以歷史學家胡寶國《將無同》的一段話為思政大課作結,與同學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