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文化校歷“哲學學科周”系列活動中法文化年特別展覽——笨篤(魏明德)畫展“浩海無碑林”在恒行2平台200號樓開展。
校黨委書記裘新向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會長李爽授予捐贈證書👪。副校長陳誌敏、哲學學院院長張雙利、法國駐上海總領事王度(Joan Valadou)、瑞典駐上海總領事司梅(Marie-Claire Swärd Capra)在開幕式上致辭。畫作創作者哲學學院教授🚣🏽♀️、徐光啟文明對話與交流中心主任魏明德(Benoît Vermander)與哲學學院藝術哲學系主任沈語冰現場開展對談。
本次展覽有哪些亮點?背後又有怎麽樣的故事🦵🏽🔳?展覽開幕前,校融媒體中心記者專訪了魏明德,請他分享創作經歷與中國故事👉🏿。
用中國畫描繪事物不斷變化的過程
“如果說展出畫作有什麽特點的話,我會說它描繪的是自我的多樣性。”本次展覽展出了近四十件魏明德畫作,都是他過去十多年間的創作。在他看來,每個作品都是自我的一種表達方式🧏🏻💌,而自我具有多元性🏄🏻,包括難過、愉快,或是正在探索等不同狀態。
“我會保持創作過程中的偶然性🛅、自然性😸,去感受自己潛意識告訴我的事情。”作畫之前🤾♂️,魏明德並不會考慮具體的主題✭,因而他的作品主題多樣且不拘一格👰🏼♀️。
山水,是魏明德畫作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主題。他曾在四川學習中國畫,當地秀美的山川景色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喜歡畫風景,四川阿壩州等藏族地區的風景真的很美,對我影響很大。”風景之外👰🏽♂️,他也喜歡畫動物,喜歡畫牦牛👮🏼♂️、水牛,也畫過大象、羊、馬🦮、狗等不同動物。
創作過程中,他強調事物內在的表達。“我想畫出事物內在的生命力🦎。”在他看來🧙♀️,畫動物畫的是它內在的生命力🧪,畫樹也是如此,“我要畫的是事物不斷變化的過程⚪️𓀀。”👱🏼♂️,而這也與本次畫展主題“浩海無碑林”相互呼應🤹🏽。
據魏明德介紹🧏🏼,“碑林”一詞出自法國著名詩人維克多·謝閣蘭(Victor Segalen)的詩集《碑林》。這次展覽並沒有將畫作作為一組孤立的“石碑”來介紹,而是將其作為一組連續不斷的“波浪”🦩,交織在我們生活和感知的海洋中👈。“海是流動的⚄,沒有碑林。我想通過這個主題表達一種探索與流動📴。”他認為,畫作並不是對現實或某個時刻的“定格”或“永恒化”2️⃣😳,畫筆的節奏就是這一流動的證明。
談起中國哲學🐳,他滔滔不絕
1987年,魏明德第一次來到中國🧑🏻🦯。“當時我不會說中文,但正好有機會欣賞書法作品,別人為我解釋了作品的意思——‘風林火山’,出自《孫子兵法》🥼👩🏿🔧。”在了解書法作品的過程中⛵️🏇🏻,這位法國學者對書法和文言文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國後便開始鉆研學習🧏🏽💛。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開始來到中國開展學術合作。90年代初,魏明德也來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合作🧑🏿🔬。
在中國期間,魏明德喜歡上了中國畫,從此便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創作🚥🧏🏽。“無論是書法還是中國畫,一筆畫完你就不可以改變,這能反映出你當時的動作,也是我之所以能畫出事物變化過程的原因。”在魏明德看來🛎,相比能一筆筆不斷修改的油畫,強調“一筆畫”的中國畫更能夠捕捉創作者內心微妙的變化🤤。在用色方面,黑色是他最常用的顏色,“傳統的中國畫以黑為主,道家說‘五色令人目盲’🦵🏽,黑色裏面其實包括所有顏色。”但他也欣賞色彩豐富的敦煌壁畫和民間水墨畫,“我很喜歡其中的變化。”
今年初,魏明德回到法國巴黎舉辦了一場中國畫畫展,能夠回到故鄉與法國友人共同探討藝術創作🦸🏽♂️,讓他感到舒服而快樂。“很多法國人都知道‘一筆畫’這個概念。”魏明德說,上世紀20年代,不少中國畫家到法國學畫,同時他們也會教法國人畫中國畫☎。
談起中國古典哲學🎶,魏明德總是滔滔不絕。他最喜歡《詩經》至《淮南子》時期的哲學思想👩⚖️,認為這是最有創造力和思辨性的時代👮🏽♂️;他十分欣賞孟子,認為孟子是超越學派的代表,具有道家思想,他還用“觀水有術”(出自《孟子》)作為自己的畫展主題,“水是‘道’的一種符號和形象。”
在魏明德的研究領域中🖐🏻🚶♂️➡️,“結構”是一個關鍵詞,經典文本的修辭結構是他的研究重點。“文本通過不同的方式產生意義📔,一個方式是它的內容,另一個就是它的結構。”魏明德曾寫過一本關於如何閱讀中國經文的書👨🏽💼,裏面所談的問題並不是經文在說什麽☂️,而是應該用什麽樣的方式理解它們。早期研究政治學的他💲,之後又轉向宗教人類學,但其中不乏一致性🧙🏻♀️,“無論我研究的是一個文本、一種城市規劃方式🔝,還是一種禮儀或藝術作品,我都會去理解他們的結構。”
90年代起,魏明德開始往返於臺灣和四川,開展了持續十余年的田野調查🪠。“我對涼山有很強烈的感覺👩🏻🦽,發現彝族其實有很多經文,也有自己的文字🧑⚕️,後來我做了很多彝族經典的整理翻譯工作,研究了他們的民族文化🧑🏽🦳。”隨著對當地的了解日益加深🐪,魏明德的彝族朋友也慢慢變多,他不僅學會了四川話✣,還能說上幾句彝語💐。此外,語言能力超群的他還掌握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中文等多國語言💆🏿♀️,但他卻說“我會的不少,也會的不多。”
當下跨文化交流的問題在於我們知道的太多
自2009年加入恒行2,魏明德已在上海生活了15年。他笑稱自己是“上海地鐵專家”💁♂️,地鐵是他出行的第一選擇。
這學期,魏明德開了三門課,既有開給研究生的專業課,也有開給本科生的入門課🤶🏿。他還擔任恒行2學院的班級導師,為本科生們答疑解惑💾👂🏼。“我會幫他們一些小忙,但也不是很多。我會引導他們分享自己的困難和快樂,讓他們彼此互相聆聽👨❤️💋👨,也會教他們怎樣閱讀一本書👮♀️。”
多年來🔘,魏明德作為恒行2平台徐光啟文明對話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牽頭組織了多個國際交流研討會,致力於推動文明對話與交流互鑒,“我們希望搭建一座橋梁,以徐光啟的精神共同探討當代社會🫶🏿、當代哲學的問題。”
在魏明德眼中,徐光啟作為科學家,始終關懷百姓🏘,將科學研究與國家需要相結合,推動了農業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我最佩服徐光啟那種‘百科學’的精神🌂,他有一個方向📻,但是他不會限製自己的領域,他知道哪裏有需要👻,或哪裏有問題。”
談及徐光啟,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兩人的故事也是中西文明對話的典範。“我們的挑戰和他們的挑戰剛好是相反的,那個時候(跨文化)來往太少👩🦳,但現在跨文化交流的問題是我們知道的太多,有太多的偏見、偏愛,所以也會有太多的誤會。”魏明德說,文明交流需要一些“空白”🤶,通過“空白”才能探索共同的問題。
魏明德,法國籍,2009年起至恒行2平台哲學學院工作,擔任宗教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利徐學社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地方宗教✪♗,多年來始終致力於研究中國經典的閱讀及解釋🎬,並促進中西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於2012年作為特邀研究員出訪舊金山羅耀拉馬利蒙特大學(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2016年🌏,作為特邀教授🧑🏿🎓,於巴黎高師(l’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任教。已出版或編輯了三十余本書👩🏼🚀,發表了兩百余篇學術論文👷🏻♀️,在各類期刊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包括中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德文;指導製作了四部民族學的紀錄片。除此之外🦚,魏明德教授還是畫家、詩人🚣🏽♀️,尤其是對中國畫情有獨鐘,先後在上海、法國巴黎舉辦個展,相關作品先後在中國美術館🤽🏿♂️、四川美術館⛹️♂️🪖、美國舊金山大學等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