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華山醫院手外科周英傑作為華山醫院第11批援贛醫療隊隊長,前往興國縣人民醫院進行對口支援工作。支援期間,周英傑於當地開展了周圍神經卡壓、周圍神經損傷、手外傷二期修復、手部骨關節損傷診療等多項新技術,並發現興國當地手足先天畸形患兒數量較多,但因醫療技術限製,部分患者未能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返滬後,華山手外科與對口幫扶的興國縣人民醫院創傷骨二科積極聯系,共同促成本次義診。
4歲的小欣(化名)是一位足趾復雜多並指的患兒,由於父母未能早期重視,她的雙足逐漸無法穿上同尺碼的鞋子,給這個家庭帶來不少困擾。得知華山手外科團隊將來興國義診,小欣的父親提前一個月就掛了興國縣人民醫院創傷骨二科劉立斌主任的號,希望華山手外科團隊能為小欣開展手術。義診時,方有生仔細為小欣查體並分析影像學資料,決定為小欣施行“腓側多趾切除+趾間關節成形+復雜局部皮瓣轉移”手術。在維持足趾血液供應的同時,恢復趾骨間正常的解剖關系是術中最大的難點。團隊在足趾兩側設計切口,仔細解剖、謹慎剝離,將小欣不到5mm的末節足趾調整位置,“搬運”其至正常的中節趾骨,最後打入克氏針定位,完成術中最困難的環節。
針對當地醫護人員對手足部先天畸形疾病認識尚不全面的突出問題,方有生團隊在門診與手術間隙開展了題為“手足部先天畸形診治原則”的講座,從病因、流行病學、分類、分型、治療等方面講解了各類手足部先天畸形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用精彩紛呈的案例與前沿新技術分享為當地醫護呈現知識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