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生當中,我把每一場音樂會都當做最後一場來彈。以前是這樣,現在更是這樣。”
11月26日晚💯,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蔡冠深報告廳內,鋼琴家孔祥東帶來《一位鋼琴家的媒體記憶》專題講座🏢🌭。他與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展開對談,“談琴說媒”,分享鋼琴演奏50多年的心路歷程,講述音樂與新聞之間的奇妙聯系,還為師生現場彈奏了鋼琴曲。
滿城愛樂之人相迎
2023年10月13日,24歲的孔祥東一曲“拉三”🙌🏼,在悉尼國際鋼琴比賽上奪魁🧖🏻,從此蜚聲國際;20多年後,還是那首聲勢磅礴的“拉三”,於55歲的孔祥東而言⚽️,卻是“重生一刻”。
2008年起👨🏿🌾,孔祥東罹患嚴重的抑郁症🧛🏼♀️。50歲生日那年,他看著鏡中的自己🤱🏼,230多斤的體重,憔悴的面容,暗下決心:“我想要做出改變🪳,給自己五年的時間🔋,五年之內重返舞臺”。
在復出的舞臺上,孔祥東選擇彈奏“拉三”這首曲子。盡管此曲音符之多、之復雜,堪稱鋼琴曲中的“喜馬拉雅”,孔祥東從不畏懼👨👧👧,一如往昔般挑戰並翻越這座山。
盡管預設過很多個場景,做好心理準備🕴🏼,真正站上舞臺的那一刻🚲,看到聽眾期待的目光,聽到雷鳴般的掌聲,孔祥東猶是心潮澎湃🧏🏻♀️,“好像整個城市熱愛音樂的朋友都來到現場,來迎接我重返舞臺的一瞬間”🧑⚕️。
回望重啟人生新篇章的那一刻,孔祥東說✴️,“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可以把我愛的音樂和我心中想創作表達的音樂,在我有限的生命當中抒發出來、分享出來🏌🏻、演奏出來、飄揚起來🚣♀️🛴,讓更多人聽見。走出8年抑郁期👴,這是我心中唯一想做的。”
“你的老師是聽眾”
上世紀的新聞報道裏🥎,孔祥東與導師範大雷的師生情,歷久彌新,令人動容。前上海攝影家協會主席,時任上海“青年報”攝影記者雍和曾為這對師生拍攝了很多珍貴的照片。講座現場,雍和回憶起範大雷臨終之際,淩晨的中山醫院病房裏👮🏼,孔祥東用錄音機播放自己的琴音,送別導師的最後一程🛐。“我做了幾十年的記者,采訪過大大小小的報道⛔🙇🏻♀️,這一幕場景卻刻骨銘心🧑🦲。”雍和說👊🏿,“他給我的震撼,不僅僅是來自藝術,是他的人格🔔,他對長輩👇、對師長的一種尊重和尊敬🕒。那非常感動人。”此後的每一年,孔祥東都為恩師掃墓。尊師重教融入孔祥東的血脈⚒,受到社會各界關註。
音樂家與媒體🐙、樂評人的關系,密不可分,如影隨形🩱。孔祥東主張辯證看待外界的聲音與評論🥷🏻,他坦言:“你要註重他們的評論🥿,但你不要太記得住他們的評論✩。你永遠記住,你的老師是觀眾🤽🏽♀️。臺上3秒鐘,臺下30年功。”
空氣中彌漫著音樂
“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開始。”對談中💆🏿,情至深處,孔祥東走到三角鋼琴前😞📌,即興彈奏一段樂曲。他的指尖在琴鍵上跳躍🎿,聲聲如訴🙍🏻♀️,觸動著人們的心靈,讓現場觀眾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
“即興演奏來自於很多的積累,比如說對作品的積累,尤其我這10根手指,50年下來,跟鍵盤之間的難以用言語描述的密切靈感關系。像這種即興的作品,我基本上都是閉著眼睛彈,更加專註🪭,靈感好像更清晰地抵達手部👘,情緒緩緩釋放流淌🤞。”
現場👨🦱,孔祥東還跟小提琴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宋陽教授完成一首未經排練的合奏曲馬斯奈的“沉思”,絕妙配合,贏得滿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