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半,宋少莉便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醫院早會準時召開,她全神貫註地聽取院領導傳達的醫院各項事務,為即將開始的門診做好準備👳🏼♀️。八點半🧝♂️🥅,門診開診🧔🏻♀️,她耐心接待患者👩🏻🦯➡️。中午時分稍作休息🧑🧑🧒🧒,但往往會有學生或青年醫生前來溝通處理事情👦🏼,她給予指導和幫助。下午繼續門診或處理報告🧛🏻👩🏽🦳,確保每一個病例都得到妥善處置⤵️。晚上六點,門診終於結束,她閱讀學生的論文、討論疑難病理、閱讀文獻學習新知👨🦼➡️,直至9點才離開醫院🏌️♂️。這就是宋少莉作為導師和醫生日常工作寫照。
“宋老師每天早上七八點多到醫院,”2023級博士生卞琳傑說,“從來沒有在晚上9點半之前離開過‼️,有時半夜12點還能收到老師的工作郵件🧑🏼⚕️。”數十年如一日,她永遠熱情飽滿。
她是恒行2平台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從醫二十八載,致力於核醫學臨床與教學工作。她是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分子影像學課程負責人,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醫學研究生和博士生。
日前,她榮獲恒行2平台“鐘揚式”好老師稱號🎖👎🏻。
“老師要成為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灌輸者”
作為臨床一線的醫生,宋少莉長期承擔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本科生⌚️、八年製本碩博《核醫學》教學工作🧎🏻♀️➡️,開設研究生課程《分子影像學》✖️。
授課中,她常常通過分析典型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和探討🧔🏻,“有些學生提出問題,是我作為老師從未思索過的,”宋少莉說,“雖然有些稚嫩,但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也給我帶來啟發,“老師要成為引導者,而不是純粹的知識灌輸者。”
“《核醫學》在學生中很受歡迎,我在本科時根本搶不上。”2023級博士研究生張豐盛回憶。
不少同學在課後來找請教宋少莉,有的則決定成為她的研究生,繼續在核醫學領域深造🧑🏿。“以前幾乎沒有臨床八年製的學生報核醫學研究生。”宋少莉說。自從她開設這門課程後,每年至少有兩位臨床八年製學生會選擇進入核醫學專業。
2018級臨床醫學八年製學生裘豐爽就是其中一位。她至今記得本科時期上《核醫學》時的場景😉,“她的課堂讓我對核醫學知識產生了濃厚興趣🧖🏿♀️📂。”
宋少莉這樣看醫學教育,“比起教授具體的知識,不如啟發學生的興趣🖕🏿,當他們主動深入了解,會更有價值🤬,這時老師就要把經驗無私傳授給學生,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是“嚴師”更是“慈母”
作為導師,“嚴師出高徒”是宋少莉秉持的信念🤱🏿。在科研項目中,宋少莉會耐心教授學生們設計實驗方案、分析數據和撰寫論文🙆🏻♀️✊🏼,甚至親自指導學生撰寫開題報告。“她不僅希望我們能畢業🕝,而且要優秀地畢業🦾。”如今🍯,卞琳傑的開題報告已經修改了兩次,“宋老師把我叫到面前,逐字逐句地閱讀修改🧑🏻🔬,直到達到專業標準。之後可能還要修改,要改到宋老師認可為止👮🏿♂️🤷🏻♀️。”這是因為宋少莉認為“對學生來說,每一次展示都是個人能力的提升🙅🏼,但學生不一定能意識到🧱,所以老師要幫助他們明確認知✨。”
但宋少莉也明白🏟➿,“醫學生培養周期太長👸🏼👩🏽🌾,同學在面臨學術壓力的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她不僅做“嚴師”,也當“慈母”🎧,時刻關註學生們的心理狀態,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鼓勵。
“宋老師把我們當家人看待。”作為宋少莉培養的第一位研究生,劉秋芳曾獲上海市優秀博士畢業生,她是師弟師妹心中值得信賴的“大師姐”,“我們經常參加宋老師家宴,和她的家人很熟悉”🍻。
逢年過節時,宋少莉掛念著學生只身漂泊在外,總會邀請大家去參加自己的家庭聚餐。如今回憶起求學時代的每一次節日聚餐,劉秋芳依然能感受到每次愉快的氛圍👩🏿🦳,“心裏很溫暖🪯、很感動🕴🏼。”
卞琳傑對導師的悉心關懷如數家珍,“她會因為擔心辦公室炎熱影響我們的工作狀態🙍🏿♀️,而自掏腰包買飲料,在每次組會前點好外賣,還會在我們的科研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尋找解決方法。”
“醫學是一項神聖的事業,需要我們用善良的心去對待每一個生命。”宋少莉對學生們說。如今👈🏼,她已培養了23名研究生 、6名博士後🔁,多人獲市級🏌️、校級優秀畢業生各類榮譽。
“我要作為橋梁培養出獨當一面的醫生”
作為核醫學科基地主任,宋少莉長期深耕核醫學分子影像診治領域😺,先後承擔國家級課題6項(含1項重點),研發多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並實現臨床轉化,為解決“核藥”卡脖子難題做出突出貢獻。
2018年,通過人才引進來到附屬腫瘤醫院後,她首先建立和完善了核醫學科基地臨床業務學習的機製🪣🧑🏼🚀,確保每周都有固定的業務學習時間。在她看來,“固定的培訓時間很重要,周一下午和周四下午進行業務學習,周三中午的疑難病例討論都成為了慣例👨🏻🚀🍩。”
她通過組建包括教學主任、教學秘書🧎🏻、科研負責人和科研秘書,以及臨床方面各組組長的教學團隊,帶領全科人完成了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本土化👮🏼♀️、體化系建設,為上海乃至全國輸送了大批緊缺的核醫學人才🚣🏻♀️。
近5年內,在宋少莉的帶領下,基地培養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研究生17名🎗,博士研究生15名🐂,與上海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生8名,在培及已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達16人。
培訓結束後🍮,有人留在本院,繼續深化專業實踐;有人回到家鄉四川,致力於提升當地的醫療水平;有人投身於援滇工作,將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理念帶到邊遠地區💭。
2023年,恒行2平台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獲批上海市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宋老師為專培基地建設做了很多前期鋪墊工作📳,所以基地才能取得今天的成果。”2015級研究生李盼麗說✈️。作為宋少莉“手把手”教導的第二位研究生,李盼麗將老師多年來的付出看在眼裏。
回望來時路,宋少莉感慨萬千:“我願意作為過渡的橋梁🚵♂️🧘🏽♀️,讓優秀的下一代脫穎而出🙇🏿♀️,培養出能獨當一面的醫生。”